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王襄的甲骨情缘

    作者:本报记者 刘剑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8日 11版)

        在甲骨学史上,提到甲骨文的发现与收藏之功,人们多数会首先想到王懿荣。作为与王懿荣同时期的甲骨文发现与收藏者,王襄,是一个被历史埋藏了许久的名字。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天津人。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是我国早期发现和收藏甲骨的学者之一。

        王襄收集甲骨得力于天津的地理优势。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很多古董商人有好东西要到北京去出手,会先在天津滞留,等到打听好北京的行情以后,再拿到琉璃厂、东四、西单一带的坊肆去卖,所以天津市面上会出现很多好东西。王襄一生收藏的甲骨,据其后人回忆,大约有5000片。当时家境并不太宽裕的王襄几乎是省吃俭用、想尽办法来购买甲骨。王襄收藏甲骨,源于一种天然的爱国情结。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王襄收藏的甲骨精品,特别是比较珍贵的大片甲骨,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抗日战争以后,陆续有一些教会院校人员和国外学者前来找王襄,希望能重金收购甲骨,都被他婉言拒绝。甲骨是祖国的瑰宝,不能流失异邦,这是王襄深藏心底的信念。

        王襄收藏甲骨以后,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研究甲骨文。1925年王襄将墨拓的部分甲骨收录成集出版,名曰《簠室殷契征文》,却遭到“印刷不精,且多割剪”“多以材料可疑,摒而不用”的诟病。王襄及其收藏的甲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学界的信任。比如1930年,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伪片之传播者,在中国则当推天津王襄的《簠室殷契征文》一书,此书所列几于片片可疑,在未见原片之前,作者实不敢妄事征引。”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王襄整理了一份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墨拓拓本,结集为《簠室殷契》,准备出版,以洗刷造假的嫌疑。其实,早在1935年,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述例”中就已经纠正了自己对王襄《簠室殷契征文》的看法:“余曩声言其伪,今案乃拓印不精,文字多上粉,原物不伪,特坿正于此。”但是学界过往的批评过盛,积重难返,王襄也放弃了出版《簠室殷契》为自己正名的机会。1953年,王襄将自己以毕生精力收藏的甲骨全部捐赠给了国家,珍藏于天津博物馆。1959年,当王襄得知国家将出版一部殷墟甲骨的大型汇编《甲骨文合集》时,他舍弃了个人荣辱,把已经成书的《簠室殷契》献给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组。可惜的是,受限于当时诸多原因,《甲骨文合集》仅仅是选收了王襄所藏甲骨的主要部分,有数百片漏收。

        这批漏收的甲骨作品都属于甲骨文发现史上早期的传世品,有的连王襄都没有墨拓过,也没有公开发表过,其中许多品相非常好,片大字多,内容丰富,原片目前都藏于天津博物馆。这批甲骨上面有好多过去没有见到过的新字和新字形。过去认错的一些词语在这批甲骨中也都可以找到印证,其中有一片讲打猎的甲骨,连打猎者的心理状态都能够生动地反映出来,所以材料非常珍贵。

        1965年,王襄病逝,家属写信由胡厚宣转交郭沫若,请他代为题写墓碑,郭沫若当即应允。墓碑上书:殷墟文字研究专家王襄同志之墓 一九六五年春 郭沫若题。

        (本报记者 刘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