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全力推进学科建设 奋力书写西南民族大学奋进之笔

    作者: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15版)

        草原上的牦牛

        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研讨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文木刻版文献保护传承研究”开题报告会

        学科教育资源情况: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图书资料情况

        海外彝族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畜牧学科立足特色 积极服务民族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于1951年开办农牧专业,1977年开始招收畜牧学本科生,1986年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年增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等方向。1990年动物遗传育种学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999年获批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14年畜牧学一级学科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是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共同建设的博士点培育学科。

        学科针对青藏高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和现实问题,长期围绕以牦牛、藏羊为主导畜种的青藏高原畜牧业,开展牦牛和羊遗传育种、良种繁育、营养调控、健康养殖与牧草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牦牛学术期刊,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中、英文版牦牛专著《TheYak》;率先发掘了九龙、麦洼、金川、类乌齐等著名牦牛品种和遗传资源;首次提出了牦牛、藏羊的分类依据;成功培育出中国第二个肉用山羊品种——简州大耳羊;在《JAnim·Sci》《Theriogenology》《中国科学》《遗传》《畜牧兽医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余篇,约占国内外发表的牦牛、藏羊研究论文数的30%,奠定了学校在牦牛、藏羊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14人;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4%,有海外一年以上留学研修经历的人员占43%;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2人、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教学科研团队5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业合作项目299项,到校科研经费1.28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得专利54项;制定技术标准(规程)32项,发表论文779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

        学校目前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并由学校投资近2亿元在川西北高原建立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拥有总值3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与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和辖曼种羊场合作建设的高原畜牧业科技园区有30余万亩草地、2万余头牦牛和3万余只藏绵羊可用于科研、试验、生产、示范,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设施设备和条件最完善的研究青藏高原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重要平台和人才培训、

        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同时,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研究的2/3以上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主要企业组建的“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2013)和国家民委(2016)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占国土面积26%的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和最大的生态屏障,承载着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传统和支柱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难题。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使其对畜牧专业人才有更高要求,能深入青藏高原地区,适应当地环境,懂专业的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极为迫切。西南民族大学地处四川,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长期服务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已为青藏高原地区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合格、“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在青藏高原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中,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的占30%以上,其中在四川藏区占到70%以上。早在1981年,蔡立教授完成的“推广牦牛种间杂交技术”就获得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奖;1995年,联合国农粮组织(FAO)出版蔡立教授主编的《TheYak》,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英文版牦牛专著;2004年受联合国农粮组织(FAO)委托,学校成功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牦牛大会有17个国家的学者与会;2013年,王永教授主持培育出的简州大耳羊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肉用山羊培育新品种,被国际小母牛协会(HPI)列为向全球重点援助推广的肉用山羊品种……为促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 丰富少数民族文化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由汉、藏、彝三种语言文字学科群组成,是1956年建校伊始最早设立的主要学科之一。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10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2014年获批国家民委高校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5年列为国家民委、四川省共建培育的博士一级学科。现已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民族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共11个二级学科。

        60多年来,学科矢志致力于少数民族高级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和中华多民族文学与文化及多语种语言、文字、文献和多族别文学及其关系研究的教学和研究。注重彰显自身特色,在汉族经典与少数民族经典、汉文学传播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地带的多样性研究、彝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藏彝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语言文字、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学科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博士46人,少数民族教师34人,族别涵盖汉、藏、彝、羌、苗、回、土家等多个族群,极具地缘优势。最高学位非本单位人数54人,导师人数49人,博导3人,拥有海外留学研修经历教师1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民委、四川省突贡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9人。具有“藏语言文学教研室”“彝语言文学教研室”两个四川省教学团队,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

        近五年,学校建成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四川民族文献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省属高校创新团队2个。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7项、重点项目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7项,科研经费4534.5万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获奖21项,其中8项成果获四川省社科奖二等奖,9项成果获四川省社科奖三等奖。出版学术专著64部,发表学术论文635篇。

        60多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全国民族地区培养出了包括杰出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第一个藏族博士格勒等在内的两万余名政治合格、理想信念坚定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

        学科将“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经典晨读”“中华经典吟诵”暨自创作品大赛等系列活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让中华优秀文化真正成为各族学子的精神追求和涵养社会主义价核心值观的源泉,筑牢民族团结之根。以学科为支撑建立了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百名彝学博士培养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西南民族地区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学科主要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该方向以历代经典文学研究为基础,以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历代汉文学的关系为研究重心,注重对中国多民族文论传统的本体性研究,力图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命题和多元传统的阐发,实现文学观念的重构。在羌汉文学关系、藏汉文论关系研究方面,彰显了鲜明特色,先后涌现出何剑熏、何宁、王发国、祁和晖等著名学者。曾明教授的中国诗学“活法”说系列研究在国内学界较有影响,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徐希平教授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2.中国古典文献学(少数民族古典文献):该方向注重传统古籍整理与研究,重点致力于藏、彝、羌等少数民族古籍、口传文献的保护、传承及数字化研究。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民族文字文献资料中心。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或基地,2个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团队及精通藏汉(英)、彝汉(英)双语或多语的教学科研团队。有索南才让、巴多等多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相关成果集文献整理、翻译与阐释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该方向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学者在语言文化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主要致力于藏族文学经典、彝族文学经典和当代藏汉、彝汉双语作家作品、少数民族作家文化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作为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重点建设的特色方向,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负责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两项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语言文字学:该方向以汉、藏、彝语言文字研究为本,注重语料库建设和藏彝语言结构细描。在民族语言信息技术研发、古丝绸之路出土文献口语语料的校释和汇编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涌现出三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尤其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国际领先。《藏文辞海》填补本学科空白。《吐鲁番文献合集》是该领域重要的文献语料库之一。该学科方向为民族地区的民双语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该方向致力于世界少数族裔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作家文学比较研究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海外传播研究,较好地呈现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双向互动性。提出了“作为跨语际书写的比较文学研究”主张,依托“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加强与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界的联系与交流,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的空间和领域。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与日俱增。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矢志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