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访贫问苦,鉴别成效,思考建言……眼下,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正紧锣密鼓进行。广西师范学院大地理学科专业的师生们日夜奔波在广西14个地市,对各地今年的扶贫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这是继2015年、2016年之后,广西师范学院再次承担这项重任。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我们高校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广西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李丰生说,近年来,学校主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走在同类高校前列的大地理学科作为支点,撬动起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资源与环境学科是广西师范学院的特色学科,其三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培养了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系统60%以上的业务骨干。多年来,该校国土测绘与土地规划团队先后承担起广西6个市、49个县、600多个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占广西土地规划的60%左右。
2014年,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学校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并将原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分解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形成多学科、各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实验室作为支撑,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综合管理等创新班,扎实推进大地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地理学科相关专业,本科便实行导师制,研究团队中有本科生、硕士生,未来还会有博士生。”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卢远告诉记者,学校以实验室科研平台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以项目研究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本科生参与教师项目研究的比例达25%以上。
“脚上沾满泥土,心中牢记使命。”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院长陆汝成说,通过教、学、研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视野从课堂拓展到课外,足迹从校内走上社会,既能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更能明白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前几年,随着北部湾区域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沿海一带的红树林在填海造城之风中遭到破坏,保护“森林卫士”红树林迫在眉睫。“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海银滩。”广西师范学院二级教授胡宝清率领团队对北部湾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一座座矿厂使山区百姓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同时,也伴随着重金属污染对土地、民众健康带来无尽的伤害。“要让老百姓健康地活着。”青年学者、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新英用10多年光阴,投身环境保护科研工作,成为广西矿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的领跑者,被人们称为矿区的“生态医生”。
从红树林生态价值和保护到北部湾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从典型流域地表与生态文明建设到广西海岛资源保护规划,从南宁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到江海联动环境生态安全战略等……近5年来,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各类科研项目231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子课题15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重点计划6项,为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随着国家赋予广西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新定位,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将视角转到“陆海综合体”研究上来。“北部湾‘陆海综合体’的研究,对真正实现‘一带一路’中提出的门户格局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验室专家许贵林说,广西应统筹规划陆海建设,做好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实现沿海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和谐”,实现陆海“多规合一”。
在广西师范学院,像大地理学科这样的科研团队还有很多。如软件工程团队、物流管理与信息化团队、区域经济学团队等,许许多多师生们正奔波在科研实践服务社会的创新之路上。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