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说】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与生俱来的必需品。人类的建筑活动伴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发展与文明进化,由原始状态下的掘洞、构巢而栖,到后来的垒石、架木建筑而居,发展至现在的能够使用各种建材的更加坚实、舒适、美观的现代建筑,实际上,人类从未停止这方面的探索——让建筑更好地适应生活需求。
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进程的迅速推进,人类的居住活动不断拓展着空间和品质,建筑活动与人类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生活乃至国家和社会治理活动之间的现实价值及其相辅相成关系日益明显。但是,随着现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发展与建筑活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应答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
现代建筑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和需求,但另一方面同时也带来了与人类文明发展相悖离的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现实危机。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将现代化带给人们的问题概括为三个失衡:“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的现代建筑,存在着由于过分片面考虑居住面积而忽视精神消费的有效提供,导致了城市建筑布局整体上存在诸如街道狭窄、楼宇间距不合理、城市公共绿地严重缺乏等设计缺陷。现代工业文明伴随着的种种弊端,促使人们不断地反思:应该如何有效地适应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而科学地构建良性的城市建筑理念?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一书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玲、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俊等学者合著。他们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传统建筑的发展脉络,对人类建筑形制的发展变化及人类文化理念、政治形态、生活习性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探索。作者尤其着重思考了各种建筑形制演进过程中嵌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即“天人感应”理念,进而认为传统建筑的内在“和谐”本身,包含着封建专制社会的不和谐,从而提出之于现代建筑文明诉求的积极思考。
作者详细剖析了古建筑形制及其内在文化含义的演进。首先,沿着中国古建筑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观念到形成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自觉,探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与中国古建筑的内在关联,阐述了道家文化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观念在不同建筑元素中的体现。其次,阐释了儒家礼制观念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理念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反映。再次,该书从佛寺、佛塔、石窟等宗教建筑的不同形制中,阐释了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在建筑活动上所产生的反映,分析了宗教建筑具有人类灵魂栖息地的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之间获得某种平衡关系的功能。最后,作者从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与西方传统建筑“神人合一”的对比中,思考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实质内涵,探究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人文特征、生态特征以及其实用理性精神。作者着眼于“和谐”视角,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发展轨迹,将建筑史迹上升到哲学理念,这些研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为现代建筑空间建构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十分积极的启迪作用。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一书,独创地把中国古建筑文化所反映的“和谐”内涵作了如下三方面的概括: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平衡意识;人与人相融合的人文集体主义观念;身与心相融合的“实用理性”精神。这三个特征从三个方面彰显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所反映的现实价值:绿色建筑与市场效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兼顾;民族建筑与全球文明之间的借鉴和融汇。
现代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快速变革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并存,社会、人文观念的快速更新,都弥漫着一股瞬息万变的趋势。因此,当下的建筑文化正在走着一条新理性主义的道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建筑蓬勃兴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虽然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发展,但不能忽略的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市场观念,在建设中往往忽略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忽视中国传统建筑中民族实用理性精神和朴素淡雅风格的传承,违背了古建筑内涵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礼乐和谐”等理念,从而切断了古建筑文化的保存与现代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及时探讨古建筑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于促进绿色建筑和经济发展、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民族建筑和西方建筑的相互借鉴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视觉的意志表象。”中国古建筑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美观、内心的升华,更体现了某种民族精神和特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制内涵反映“礼乐和谐”的文化理念。中国现代建筑,应当在汲取古建筑优秀成果、发掘古建筑深厚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民族的创新成果,推陈出新,走出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身心和谐且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薛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