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年来,湖州市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许多开创性成果,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近期,中央党校第43期中青一班成立调研组,深入湖州市各县区进行全方位实地调研,梳理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1.“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得知余村关停矿山、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致富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在那次考察中,他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
12年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深刻阐述“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国际社会对此亦给予了高度关注与认可。
“两山”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境高远、形象生动,鲜明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智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念对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体现了科学方法论。“两山”理念孕育产生于世纪之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尖锐的重要关口。彼时的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遭到破坏,以拼资源、拼环境、拼能耗为代价换来的发展,终将难以为继。“两山”理念是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等陈旧思想观念的直接回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长期思考研究、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理性升华和思想结晶。“两山”理念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新境界。它坚持用辩证法来分析、看待问题,突破“两难”困境找到“双赢”路径,打破了陈旧发展思想和模式的束缚,为我们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
体现了绿色发展观。“两山”理念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体现了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的转变和提升。“两山”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强调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协同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在新常态下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
体现了民生大情怀。“两山”理念把生态纳入民生的范畴,反映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群众心声,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为民造福、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大情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全面环保意识日渐觉醒。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类似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2.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两山”理念的主要举措
湖州以“两山”理念为统领,牢固确立生态立市优先战略的制度标准、生态文明建设效应最大化的检验标准,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和模范生。
坚持理念先行,牢固确立生态优先战略。早在2003年,湖州就提出建设生态市的目标。2007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生态优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2017年3月,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到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计划等专项规划,湖州都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专门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体系,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变成刚性约束。
坚持绿色导向,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湖州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手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围绕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深入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型制造业体系。为淘汰落后产能,湖州先后对纺织、印染、蓄电池等10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小散乱企业3000余家,整治提升1520余家。
坚持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近年来,湖州先后实施四轮环境整治行动,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保护住绿水青山的底色。在重拳治水方面,湖州率先落实“四级河长制”,部署开展整治黑臭垃圾河、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攻坚战,连续3年夺得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市大禹鼎,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坚持全域覆盖,扎实推进美丽湖州建设。为建设美丽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系整治、山体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一批城市主题公园,展示山水滨湖之城的亮丽形象。为建设美丽城镇,对全市115个小城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成功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小镇。为建设美丽乡村,在全国率先探索新型模式,先后建成高质量美丽乡村示范带19条,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坚持常态长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从立法、标准、体制“三位一体”入手,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首先,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每年的8月15日为湖州生态文明日,颁布实施《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其次,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编制《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并制订首批23项标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最后,建立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制度,设立企业用能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GDP”核算应用体系,将生态文明纳入县区实绩考核,权重占37%以上。
3.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两山”理念的主要成效
通过践行“两山”理念,湖州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动力强劲。由于重视招引优质项目、培育高端产业,湖州经济增长保持了持久强劲动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位居浙江省中上水平,许多指标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3亿元,比2005年增长2.51倍,平均增幅1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398元,比2005年增长2.25倍,平均增幅10%。
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三次产业占比由9.8∶55.0∶35.2调整为5.7∶47.2∶47.1。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3.7%。形成产值超10亿元产业集群34个、超100亿元产业集群11个。
资源集约利用优化。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标准农田保护面积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比2010年末增加1600公顷,林木蓄积量增加98.4万立方米;优质水供应能力比2010年末增加1.1亿立方米;单位能耗水平逐年下降,2016年为0.5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52.5%。
群众居住环境改善。全面消灭V类和劣V类水质,入太湖水质连续9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大气环境质量稳步好转,2016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65.6%,比2013年增加13.5%。乱搭乱建、乱贴乱放等问题基本得到遏制,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提高至97%。
知名度、美誉度提高。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荣誉称号。2017年又被批准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12月和2017年9月,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连续两年在湖州召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湖州的“金名片”。
4.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两山”理念的主要经验
湖州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形成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必须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湖州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从而确保了方向的正确性。2005年以来,湖州坚决否决了5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虽然损失上百亿元,但换来了绿水青山的良好发展环境。
必须坚持严格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统一。湖州较好地把握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如,全面关停绝大多数矿山,并不是封山不动,让山区不再发展,而是大力培育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经济,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子。因此,一定要保持定力、守牢底线、创新办法,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必须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协同、全域推进;但对一个地区而言,资源有限,不宜战线拉得过长,需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湖州坚持“小步快走”,编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及年度推进计划,并聚焦重点区域、领域,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比如,坚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一起抓,同时根据阶段性特点,开展集中整治;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战术,打响房前屋后小微水体全面剿劣攻坚战,解决困扰百姓的切肤之痛。
必须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统一。湖州注重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通过设立10亿元绿色引导资金,撬动数百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制造;通过建设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既为企业使用环境空间和资源开辟通道,又倒逼其减少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可见,既要积极探索、实施市场化的促进和倒逼机制,又要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严格监管、依法打击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必须坚持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从湖州实践来看,许多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集中打歼灭战能够迅速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容易出现反弹回潮,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比如水环境治理,通过“清三河”、清淤治污等措施,能够迅速改变水体质量,但如果没有跟进措施,就很容易出现二次污染。因此,既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突出问题,又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5.贯彻落实“两山”理念需要新突破
当前,尽管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已经牢固树立,但少数干部群众或多或少还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环境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切实引导全社会转变“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树立起绿色的发展观、政绩观、财富观、价值观。
环境问题治理还需要持续用力。环境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从湖州实践来看,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其水环境治理、矿山整治、环境“脏乱差”整治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由于情况复杂、难度较大,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有力措施,调动全社会力量来推进实施。
区域联动协同还需要不断加强。近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太湖富营养化尚未根本好转,时有蓝藻暴发;太湖平均水深1.89米,湖底淤积非常严重,急需进行清理;环太湖联动治理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水资源调配、污染源整治等方面的合力不够强。
体制机制创新还需要加大力度。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管公平,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包括湖州在内,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也有很多经验,但总体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投融资等政策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在推进节能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更多红利。
法律制度体系还需要逐步完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现在,赋予地方立法权以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法治引领的有效途径。但地方立法依据的是上位法,从国家层面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覆盖还不全面,有些法律规定还较为原则化,一些环境违法处罚量刑过轻,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导致少数企业宁可承担轻微法律责任,也不愿承担污染防治的法定义务。
6.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的若干建议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在推动绿色创新方面,加快绿色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集中力量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分行业逐一推进工艺流程生态化改造。在建立绿色标准方面,制定绿色生产强制性标准体系,对企业从原材料选择、产品及工艺设计、销售运输、废弃物回收等全过程落实严格的国家标准。在实施绿色技改方面,出台财税、用能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自觉增加环保设备、实施工艺改造,以实现无排放清洁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
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制定出台操作性更强的大气、土壤、水环境染防治计划,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联动协调体系,落实重点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着力推动环境持续明显改善。在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突出工业废烟、建筑工地、汽车尾气等重点,大力淘汰燃煤小锅炉,对建筑工地落实严格的管理标准,全面推行绿色出行方式。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建立土壤质量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土壤质量普查,详细掌握土壤质量状况,落实具体防治措施,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着力构筑绿色生态空间。统筹绿色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形成疏密有致、布局合理的城乡发展格局。在推动绿色城镇化方面,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大力保护自然景观,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大生态环境领域的改革力度,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第一,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建设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内容,健全节能评估审查、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二,积极探索林业碳汇、排污权、水权等交易制度改革,激励、引导各类主体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第四,健全部门联动执法、生态环保公益诉讼等制度,严格落实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制度。第五,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提高考核权重;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加快培育生态文化体系。一要弘扬生态文明观。坚持从娃娃、青少年、家庭、学校抓起,普及生态文明法律规范和相关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将生态理念厚植于脑海、扎根在心灵、落实到行动。二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三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监督等制度,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加大生态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生态法制观念,营造人人参与监督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作者:中央党校第43期中青一班赴湖州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陈群、陈伟俊、曹颖、隋青、冯家举、吴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