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湖北大学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创新与发展

    作者:方春妮 莫双溪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2日 12版)

      休闲体育是反映社会文明和人们生活水平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体育经济市场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休闲体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休闲体育市场前景看好,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激增。由于休闲体育主要是以娱乐、健康为主的体育活动,它不仅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在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联络感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休闲体育实践能力,有项目专长,且能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和洞察休闲体育市场变化,能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现代休闲体育运动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伴随着逾百年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实践,欧美发达国家的休闲体育教育发展实践也有较长历史,很多大学很早就开设了休闲体育相关专业,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实践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和思考。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迎合市场需求,湖北大学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了休闲体育专业的筹建工作。根据教育部制定和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学校休闲体育系正式成立,并开始了第一届休闲体育专业本科生招生工作。这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起步较早,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一定的专业特色。

    湖北大学休闲体育专业

    建设与发展基本情况

      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师资力量和发展平台。学校与休闲体育专业相近的社会体育专业已经办学十年有余,专业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就业率常年名列学校前列,为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具备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经验丰富、认真负责,近年来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休闲体育领域科研成果和国内外休闲体育赛事的优秀成绩。教师们还承担着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策划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为社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几所高校前来学校进行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交流。2013年学校休闲体育专业招收第一届学生41人,至今本专业已经有五届学生,共计200多人。第一届毕业生于今年全部顺利毕业,考研率和就业率达到97.5%。

      同时,学校休闲体育专业自开办以来相继与多家具有较强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休闲体育经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在省内外精选了十个本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实践环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实习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给予高度评价。

    湖北大学休闲体育专业

    发展特色

      1. 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休闲运动技能

      学校在公共理论与公共技能课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休闲体育导论、体育旅游、休闲体育营销、休闲体育项目策划、户外运动基础教程、户外拓展训练、高尔夫运动基础及技术、攀岩、户外救援技术、户外生存训练、网球、体适能理论与实践、俱乐部客户关系管理、趣味运动创编与组织、户外运动领队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每届休闲体育专业学生都会进行野外生存综合实践,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每年都会组织去野外进行为期两天的野外生存,其中会涉及到在野外生存过程中的大量理论知识的实践。学生不但要掌握野外生存的技能,还要进行皮划艇等项目理论和实习实践环节的训练,实习实践地点包括天然水域与室内游泳池,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皮划艇的使用技术。

      为了促进学生对新兴休闲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之外学校还安排知识性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习攀树、楼降、定向越野、飞镖等新兴时尚运动技术技能。

      2. 打造优势项目,凸显专业特色和实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专任教师近年来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并担任了一些重要的社会职务,如中国休闲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市两级体育部门特聘咨询专家、国家级攀岩教练及裁判等。教师优秀的专业背景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借助已有的一流现代化教学训练设施,学校组织专业学生成立了攀岩队、户外运动队、定向越野队、皮划艇队、飞镖队等专项训练队,创造条件打造优势项目,推动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国际国内各项休闲体育赛事。专业成立以来,学校学生已经在多项国内外大型户外运动赛事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优异成绩,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特别是在攀岩和攀树领域,目前已经培养出全国大学生攀岩赛事(南区)的冠军1名,打造了一支后备力量强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攀岩队伍;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攀树持证教练,有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已经成为香港一家公司的签约攀树运动员。

      3. 借助研究平台,提升社会影响力

      学校的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目前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休闲体育学术研究机构。中心主办承办过多次休闲体育相关的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今年9月份与世界休闲体育协会(WLSA)共同举办的首届休闲体育东湖国际论坛在国内外休闲体育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中心每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休闲体育相关内容的开放基金课题,大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指导讲学,在休闲体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是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为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撑。

      4. 积极对外交流,开阔国际化视野

      为了开阔休闲体育专业师生的国际化视野,三年多来,休闲体育专业的师生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国内访问、访学、考察、培训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的开展,对建立对外友好关系、扩大学院影响、开阔休闲体育专业师生国际化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教师出国访学项目,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签订了“3+2”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各类休闲体育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等,为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借鉴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湖北大学休闲体育专业

    发展前景展望

      1. 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培养模式

      休闲体育专业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在国内综合性院校相同专业里崭露头角,其核心在于长期坚持特色化发展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休闲体育专业会在课程体系与内容特色培育方面,进一步凝练专业建设特色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特色化的专业课程、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特色实践方案。

      在培养模式上,学校将进一步结合时代需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让老师和学生充分重视实践环节,让课程学习内容与市场结合更紧密,真正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2. 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考核体系

      休闲体育专业一方面通过加强引进高水平优秀人才的形式,逐步改善现有师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长效的教师培养机制,优化“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内容形式多样化、层次引领多样化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走“学习、反思、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从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精良、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型、实践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逐步探索针对教师个体的纵向的“突破型”考核,然后结合现有的教师间横向比较的“竞赛型”考核,从而建立较为科学的考核体系。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不仅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精神,更应当在专业发展中营造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干事业的氛围,树立教师凭实干谋发展的正确绩效观。

      3. 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根据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面向行业、社会、家长及学生等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掌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重新审视并及时修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精心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时拓展专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休闲体育人才。

      (作者:方春妮 莫双溪)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