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在上海博物馆走进“墓室”——

    千年壁画“活”起来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李娇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11版)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局部) 上海博物馆提供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壁画》(局部) 上海博物馆提供

        【新展大观】

        循着甬道走入,左右两边是栩栩如生的文吏、仪卫及骑行马队,抬头可见拱顶以黑彩精勾细绘的云气纹。缓步走进墓室,抬眼可见北壁的夫妇饮宴图,转身又依次可见东壁鞍马仪仗图、西壁牛车出行图以及南壁两侧绘有鼓吹图的门洞……

        此刻,你仿若置身苍茫寥廓的三晋大地,身边的讲解指示牌提醒你,这是在黄浦江畔上海博物馆的展厅。

        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正在沪上展出,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展览遴选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两个时期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作品,堪称一幅幅鲜活的古代生活画卷,向人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宗教、礼仪、风俗、建筑、服饰、音乐、饮食等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壁画艺术原作特别展览。

        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展览创新展陈方式,重新搭建复原了整座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观众得以走进“墓室”,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壁画艺术的风貌。

    鲜活的古代生活画卷在眼前展开

        夫妇对坐,备茶上茶,厨房侍宴,杂剧演出,手持团扇漫步郊外踏青的女子,边做刀削面边欣赏伎乐的男童,在马厩喂马的男子……行走在展厅中,日常生活的细节扑面而来。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重要舞台,保存了诸多优秀文化遗产,其中的二十二万五千余平方尺的古代壁画,堪称世界壁画艺术的宝库。

        此次展览精选了北朝和宋金元时期约1620平方尺的墓葬壁画,包括北齐娄叡墓出行图、水泉梁完整壁画组合、九原岗大型建筑图以及宋金元散乐百戏、孝悌故事、家居生活、花卉草木等诸题材作品,试图向公众再现六世纪北朝上层的社会缩影和十至十三世纪北方平民社会的真实风情。这些国宝级珍稀艺术品,绝大多数是出土修复后首次亮相,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博物馆展览史上北朝和宋金元艺术史的经典之作。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说:“北朝和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会交融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山西地区出土的这两个时期的墓葬壁画中有许多汉族与北方各民族共聚一堂的画面,无论从艺术史、文化史还是社会史的角度而言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中,画面人物形象生动。北壁“内宅”垂帐床榻的左侧是一位身穿襦衫长裙、头绾高髻的女人,右侧站着一位身穿圆领长袍的髡发男子。东壁“杂剧”四人化装演出,一人在旁伴奏,诙谐有趣。西壁“进奉”描绘了一个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长袍的男子指引三名小厮,两个抬着酒缸,一个手捧酒具。

        《阳泉东村元墓》的墓室主体壁画中,一派热闹的生活景象。三名男子忙碌地准备茶点,从格子窗中可以依稀看到主人似乎在等待茶点,另一侧,一名男子端着食物正欲进门,一名男童边做刀削面边欣赏伎乐,画面最右侧还有两位端酒的侍女似乎也止步聆听。

        此次展览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一件展品是《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它长3.2米,高3.5米。壁画中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建筑,建筑中华丽的门楼、庑殿顶、复杂的斗拱、重复的额枋、特殊的瓦钉、彩色的铺地砖,建筑中的一砖一瓦都生动、逼真,特别是双柱式的斗拱在以往的资料中未曾见过。这是首次在同时期墓葬壁画中发现木结构建筑,让我们有幸第一次在壁画中领略北朝建筑的风采。

    在壁画中探察古人的精神世界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壁画》中的“鞍马游骑图”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作品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骏马神采奕奕,情趣盎然。观看者站在任何位置,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图中先有导骑二人,前者端坐枣红马上凝视前方,后者勒马回首关注后续队伍。主骑马队居中,或骑或行,有的悠然前行、有的回首翘望,最后又有两骑紧随主骑队伍,前者策马扬鞭,全神贯注注意前方,后者马头高扬,骑者躬身伏于马背,脚踩马镫,紧勒缰绳奔驰向前。

        这些壁画不仅内容精彩,而且均为艺术佳构。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其主人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绘画主题大多为仪仗图、出行图等,表现了他们生前的战功和权威。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从艺术的角度佐证了当时各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塑造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杨志刚介绍,“宋金元时期,位于辽阔的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山西,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极为繁荣。这个部分的墓葬壁画中大多都会有墓主人的形象出现,他们往往是当地的士绅、富户。展览中的各组宋金元时期壁画作品,展现出当时的生活百态,往往给人以‘家’的温馨气氛,这充分反映了该地区北宋以后的丧葬习俗。那时人们将墓葬视为‘吉宅’‘庆堂’,是后世家族繁荣兴旺的关键与保障。”

        这些壁画往往贴近现实生活,有些描绘主人生前的故事,有些讲述主人的理想境界。《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的壁画有“离家求识”“仕途青云”“暮年仙居”等场景,描绘了墓主人年少时离家谋求仕途,老来还乡隐居的理想人生,同时还营造了墓主人仙逝后的来生世界。

        《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壁画形式简洁大方,内容朴素典雅,极富文人情怀,借花卉与诗词衬托主人的清高雅洁。正对门洞的北壁绘有一盆含苞待放的牡丹,郁郁葱葱。壁画引用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的名句“无穷名利无穷苦(恨),有限时光有限身”,抒发墓主人对人生和时局的感叹。

    千年壁画“走出来”,活起来

        此次在上博展出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是一件“活起来”的文物。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张元成介绍,“山西博物院于2008年6月进行了考古发掘,采用‘复原性保护’的新方式,把原本置于自然环境中‘不可移动’的壁画切割成数十个块面,揭取搬迁后,进行修复、养护,再按照原有的墓葬结构拼接复原,是国内复原较大型墓葬壁画结构的一大成功案例。”

        墓葬壁画是一种保存在特殊地下环境中的文物,不可控的自然环境变化,是此类壁画存在与否的关键因素,大量埋藏在地下的壁画,在出土发掘之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鉴于此,对墓葬壁画的保护,目前主要采取揭取搬迁后异地保护的方法,将“不可移动”的壁画转化为“可移动”的壁画,搬进室内进行修复、保养,基本实现了壁画的抢救性保护,保证了壁画的安全稳定。

        为了探寻博物馆与民众互动的新功能,此次上海博物馆重新搭建复原了整座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杨志刚介绍:“在双方博物馆人员的努力下,墓室的搭建按照由主体到外围,由骨架到顶部的顺序进行。由于进入墓室的甬道较为狭窄,出于文保的考虑,设计了一条通透的玻璃通道,顶部隐藏LED灯带照明,以便呈现更好的观展效果,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走进墓葬内部参观,近距离欣赏这组气势恢宏的北朝壁画。”

        壁画经过了上千年岁月的洗礼,是一种脆弱易损的文物。虽然经揭取保护处理后初步达到稳定状态,但它们对环境变化依然非常敏感。杨志刚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此次展览中壁画的安全,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技术团队从展柜的制作、温湿度监控、照明调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保障。在保证展示效果的同时,根据不同展柜的需求,放置了调湿剂和调湿器,让长期处于山西相对干燥气候中的壁画,到了上海也能安然无恙。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3月4日,其中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专室需要现场预约参观。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山西壁画艺术,上博还同步推出网上展览,虚拟还原相关墓葬壁画的原状,讲述“重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李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