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地处广东省西北角的肇庆和清远两市,因“只闻流水声,未见河踪影”的喀斯特地貌、“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的七星岩,以及“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端砚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广东省内乡村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在这方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之间,在两地800万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场打造民富村美产业兴的新农村示范片的实践正在上演。
1.环境整治,猛药去疴还要监管长效
当记者来到肇庆四会市威整镇大洲村时,天空正飘着蒙蒙细雨。从村口步行十多分钟来到村里的文化小广场,记者目之所及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阡陌交通”之景,一条条砖石和水泥铺设的小路纵横交错,不时还会有车辆从村子里进进出出。栽种在村道旁和村民庭院中的绿植,与不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让人不禁想起孟浩然的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一年多前这里还不是这样的,之前村子里全是没有硬化过的泥土路,一到下雨天又湿又滑,人走都困难,更别说行车了。”大洲村村民老梁对记者说。在村里的文化小广场上,摆放着带有棋盘的石桌凳和乒乓球台,广场四周的建筑外墙上都挂着形式各样的倡导文明乡风的标语。通过威整镇党委副书记冼森友的介绍,记者了解到,这个文化广场在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之前,是村民建房所剩废石废料的堆放地,不但阻碍了人们的日常通行,而且很容易滋生卫生隐患。
构建生态宜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但在此前一段时间,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现象在肇庆的乡村地区较为普遍。为整治这一乱象,肇庆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下猛药、去沉疴,一场以清理积存垃圾,拆除危旧建筑,整治污染水体为重点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在肇庆全面铺开。尤其是对5个正在建设新农村示范样板村的省定贫困村进行了重点整治。
早已残破不堪还占用土地的危旧房屋被拆除了,原先随意丢弃、随处可见的垃圾现在有专人集中收集处理,泥泞的土路硬化了,泥砖房改造按时完工了,自来水也接进了村里,今日大洲村的生活,颇有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在肇庆,像大洲村这样正在大刀阔斧改善人居环境的村庄不胜枚举。“目前,全市已累计筹集示范村建设资金5.32亿元,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自然村有786个,占61%。到2018年年底,全市111个省定贫困村所有自然村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肇庆市委农办主任冼树聪说。
对乡村环境治理这项工作而言,猛药去疴固然重要,建立乡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也必不可少。目前,肇庆市正在探索通过在贫困村安置保洁员、管水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在实现对“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成果管护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
2.拆旧赋权,疏解乡村基建用地难题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从何而来?乡村环境改造中危旧房屋拆除涉及的村民切身利益如何补偿?如何从制度上预防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土地违规问题?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从1年前开始进行的“权属凭证”置换制探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项。
作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就土地资源而言,最初摆在梁村镇镇武村村委会面前的并不是一份轻松的答卷。“我们村子周边是农保区,不可能破坏耕地和林地去搞广场、公园、文化楼等公用建设,因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村中心的‘空心村’,那里的房屋或倒塌或残破不堪,大多成了无人居住的危房,另外就是村边被村民自行种上庄稼果树,搭起牛棚猪舍的一些‘边角料’土地。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思想工作和完善的补偿机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镇武村村支部书记李哲文说。
在镇武村村民李宜福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一份印着“镇武村建设省级新农村公共区域用地拆迁登记表”字样的表格,上面详细注明了户主姓名、拆迁地方类型以及面积等信息,还有当事人、驻村镇干部和村干部的签名,以及镇城建办和国土所的公章,这就是村民们口中的“权属凭证”。“一开始说拆旧屋,我有点舍不得。但听说村里要建设新农村,村集体将拆除破旧房屋,重新统一规划住房用地,大家只要签一份‘权属凭证’,就会在新规划处分得一块新的宅基地,我便毫不犹豫地签了。”李伯对记者表示。
据梁村镇党委书记黄国初介绍,村委会将对清理收集好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一部分土地将来用做宅基地补偿老屋被拆的村民,按规定每户可获批80平方米的地块。村民可凭“权属凭证”置换同等面积的宅基地。若“权属凭证”不足置换80平方米,则可通过向其他村民购买“权属凭证”的方式补足80平方米。假设有村民的“权属凭证”面积为100平方米,多出的20平方米可以转让给不足面积的村民,转让价格由村理事会与村民约定协商。
“‘权属凭证’是个新事物,不少群众最初心里也犯嘀咕,但我们秉持自愿原则,通过村民理事会和村民大会把‘权属凭证’交易的信息都告知村民,作为党员和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我带头跟村里签了协议。村民一听是先拆后补,拆的地以后会还回来,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镇武村下属自然村水南村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李宜根对记者说。目前水南村需要拆迁的近70户村民中,已有50多户签署确认了“权属凭证”。
“镇武村新划出的宅基地,全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统一朝向、高度、外立面,统一巷道宽度,统一预埋下水渠道。初步设计每幢房屋面积80平方米,巷宽可停放汽车。”黄国初说。
3.精准帮扶,助力特色产业强基固本
就在几天前,地处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的田心村举行了“阳山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红仪式”,村子里的41名贫困村民每人都领到了一笔500元的分红款,贫困户李兴焕高兴地对记者说:“想不到光伏发电项目能把阳光变成真金白银。”
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造血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保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对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观念相对滞后的乡村地区而言,来自外界的帮扶则必不可少。在广东省内制定的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中,珠三角对口产业帮扶粤东西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广州黄埔区与阳山县共同奏出了一首光伏产业精准帮扶的协奏曲。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对阳山县自然条件的最好概括。阳山因其特殊地形地貌,旱涝灾害频繁,而且青壮年劳动力缺乏,难以形成农业特色产业种养规模。但年日照时间超过1200小时,发展光伏发电的潜力很大。”黄埔区驻阳山县工作组副组长林卫忠说。经过近两个月的入户精准识别和数据收集分析,黄埔区的工作人员为阳山特色产业发展开出了“药方”。
在黄埔区组织阳山县相关负责同志赴光伏扶贫的全国示范地安徽金寨实地考察后,阳山对光伏发电的态度由不解转变为“回去就干”,光伏发电得以正式在阳山落地。一年多来,在黄埔区帮扶下建成的光伏电站共有14个,总投资2亿多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阳山县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4.45万千瓦,预计年收益4000万元。全县的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均是光伏电站的股东,每年按实际获得分红,这样一来,每年能够为阳山县3726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
目前,结合光伏电站建设场地特点,阳山还探索出了“光伏+农业”“光伏+养殖”“光伏+渔业”等新模式,既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的用地问题,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在黄埔区的精准产业帮扶下,阳山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特色产业发展生动实践。
4.文明乡风,激励乡贤乡民共筑家园
点缀着荷叶的池塘里,肥硕的鸭鹅扑腾着翅膀在水中嬉戏。池塘边,绿树下,勤劳的妇女们有的挑水,有的洗衣,孩子们排成一列,正在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一幅充满欢乐与喜悦的乡村生活图景,来自肇庆市怀集县连麦镇文岗村的公益文化墙。墙绘的作者,是本村走出的清华大学教师文乐。利用暑假空闲时间,文乐组织来自清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投入到家乡新农村文明乡风的建设当中。
而在封开县长岗镇谷圩村,一场“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几乎坐满了本村和邻村慕名而来聆听“最美家庭”家风故事的村民。在随后的分享活动环节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心中对于良好家风家训的向往。
“近一段时间以来,肇庆通过打造公益文化墙,评选‘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设立‘善行义举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以德化人,丰富乡村居民精神生活,多管齐下,培树文明乡风。”肇庆市文明办主任吴志东说。
除了形式创新,制度创新也是肇庆文明乡风创建的重要一环。通过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等一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组织,以及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制定村规民约和章程,引导农民形成乡村新风、反对不良行为。
“在村委会、村民理事会以及乡贤咨询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乡风与以前相比大不相同了,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的少了,勤俭节约、热心村务的多了,看到自己的略尽薄力能够为村里带来这样可喜的变化,欣慰之余劲头也更足了。”为改善家乡环境,投资数百万元的四会市地豆镇水车村“新乡贤”吴观南向记者表示。
如今,山青水美乡风淳的新生活,民富村美产业兴的新农村,正成为粤西北这方热土留给外界的最深印象。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