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服务国际合作 充分培养翻译人才

    作者:李洋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4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知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而随着“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提升,翻译人才在对外合作交流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而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传统模式不再适应翻译人才新需求

        越来越明显的是,传统的“产学研”模式已不能适应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此,高校应创新培养模式,以翻译产业为核心、以高校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推进“政企产学研”模式,利用翻译产业搭建协同育人创新平台,革新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的翻译产业已初具规模,业务范围已从单纯的口笔译扩大到整个语言服务外包,中译外业务显著增长,翻译产业逐步由对内译介转向对外传播,运营模式从“小作坊模式”发展到集众包与外包于一体的产业项目管理模式。然而,翻译硕士毕业生往往无法直接胜任企业的翻译服务需求。

        鉴此,高校有必要再定义传统模式中“产”的内涵与实质,不应再将“企”业视为产业的代表,而是将具备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产”业视为其核心。虽然大部分高校已聘任企业翻译专家作为校外导师,补充课堂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避免教科书式的空洞说教,但这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翻译需求,未能真正按照翻译产业的标准运营和管理翻译项目。此外,企业较少为翻译硕士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实习岗位,多数学生只是完成事务性工作,同时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为企业的语言困难提供解决方案相距甚远,所以其口笔译能力难以在“学企”联合培养的传统模式中得到提高。

    搭建协同培育创新平台

        据此,翻译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突破“产学研”内在关系孤立的局限,升级为“政企产学研”,以翻译产业为核心平台,上游依托政府和企业的需求驱动,下游推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以翻译人才的供给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内部的协同互通机制。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进程中,高校研究机构势必需要专门用途的通用语口笔译人才服务学术交流,如文献的译介和外译、会议口译。高校在教学初级阶段应夯实学生的翻译基础知识,并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知识,开设跨学科的基础课或概论课,以求在专门领域中从事准确的应用型翻译服务。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教师可联合担任审校和评估工作,通过笔译分析和口译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在专门领域的翻译能力,充分保证翻译人才供给侧的培养基础与质量,创新翻译学科知识和专业百科知识的获取模式。

        第二,建立高校与翻译产业的协同实践机制。这是实现翻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翻译技术和机器翻译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翻译的类型与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人工翻译或机助翻译的处理能力。鉴此,高校在教学中级阶段应将具备较好翻译能力并掌握基本翻译技术的学生输送至翻译产业,在真实的翻译项目中实践翻译工具、本地化、翻译质量控制和语言资源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熟知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翻译标准,全面提升应用型翻译的能力。

        第三,建立高校、翻译产业与政府的协同实习机制。政府应加强翻译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增加与国外翻译高校的合作项目,选派更多优秀学生到英语国家接受口笔译、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等教育,确保能把英语作为通用语准确地在对外交流、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等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促进翻译产业良性发展的意识,尽快将翻译服务或语言服务纳入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改变我国目前严重缺少语言文字立法、翻译行业标准、语言服务规范等的现状,为翻译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政策保障。

        第四,建立高校、翻译产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目前,除华为等少数大型企业因本地化等业务需求设有内部专职翻译部门之外,其他企业仍需要借助翻译产业解决文件量大、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的笔译困难和会议、谈判等口译困难。因此,学生可借助企业的平台融合创新校内书本知识和产业实践经验,从企业面临的翻译项目源头介入,分析并定制“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或是运用翻译技术在企业内部整体实施,或是基于外包、众包模式与翻译产业联合管理,以践行翻译知识的创新,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继续培养通用语翻译人才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加强外语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但难以满足当前翻译项目的需求。因此,英语作为通用语,培养更适用的英语翻译人才,仍是当今我国外语类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

        培养英语这一通用语的翻译人才,既符合我国与欧美等传统英语国家的交际所需,亦符合与诸如“一带一路”等沿线非英语国家的交际所需,前者体现了国家之间语言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后者则是平等的。通用语能防止某一国的语言霸权或入侵,造成国家之间的交际障碍。在此背景下,创新通用语翻译人才的“政企产学研”培养模式具有国家语言战略意义。近年来,一方面,高校面临口笔译实践型师资严重不足的困境,导致学生业务能力不高,无法胜任企业翻译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翻译产业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翻译成本,满足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翻译服务需求,但企业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碎片化且零散化的实习途径,难以培养具备现代化翻译项目管理素养的翻译人才。因此,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建立以翻译产业为核心的导向,协同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从政策和需求两方面按照国内外翻译产业准则、标准与规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以此创新高校的培养方案,高效地推进“政企产学研”模式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符合国家重大倡议和战略发展亟须通用语翻译人才,以服务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洋,系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