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12月11日,文化部与中国文联共同在京举办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座谈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以及徐晓钟、濮存昕、宋国锋、王志洪、白皓天等话剧艺术工作者,共同回顾中国话剧走过的110年光辉历程,探讨新时代中国话剧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不忘艺术初心 牢记艺术使命
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徐晓钟指出,中国话剧110年的历程,形成了有我国历史特点的传统,即战斗的传统;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传统;继承、借鉴,兼收并蓄的传统;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多种美学原则、创作方法多元并存的传统。新时代,中国话剧需要关注和面对很多新的课题,比如重视培养未来的话剧观众;重视青年话剧工作者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接过发展中国话剧的“接力棒”;发展有原则的戏剧评论和戏剧批评,让戏剧评论真正成为“戏剧的良心”。
现代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观众)观剧的“审美准备”和“审美期待”是不同的。徐晓钟认为,话剧工作者必须正视这种现象。对现代观众的这种“审美准备”和“审美期待”,话剧工作者一方面要“适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艺术方法,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适应”和“服从”,甚至对非健康、非审美的创作倾向不辨析、不批评。
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非常喜欢两句话,一句是电影《梅兰芳》中的台词:“谁说了算?座!”另一句是戏曲前辈的话:“京剧不就是给国人做个样儿。”在他看来,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就要像很多艺术前辈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看来,对话剧演员,不忘初心,就是“学得有根儿,演得有自己,心中有观众”;牢记使命,就是“要让观众买票进场子,如同农民割麦子,一刀一刀,一垄一垄地干,一场一场地演”。
深入生活热土 扎根人民群众
年近八旬的宁夏话剧团原团长王志洪至今仍活跃在创作演出一线。当他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时候,他的团队正在宁夏山区农村为基层群众演戏。在他看来,一线话剧艺术工作者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而要创作出好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必由之路。
三年前,王志洪受邀创作精准扶贫题材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自以为对农村很了解的王志洪,随后走马观花地到一个贫困村转了转,找村干部谈了谈,又看了点材料,就开始动笔写剧本。可戏拍出来演给农民看时,戏一边演观众一边走,最后留下的观众连五分之一都不到。“不好看,瞎编的,我们今天的农村根本不是这样……”观众的话让王志洪的心里凉透了。
经过一番思考,王志洪和助手们一改过去“走马观花”式的深入生活方式,而是背上行李,到宁夏西海固地区最穷的喊叫水村体验生活。他们与村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走马观花”变成了“下马看花”和与老百姓“一起种花”……创作团队与村民们共同生活了近两个月,熟悉了村里的人和事,并且与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这时才根据真实的人和事,形成了故事大纲。接着,王志洪等主创人员就给村民讲他们构思的故事,故事得到认可以后,再创作剧本,接着再给他们读剧本,剧本得到村民的认可以后,再进行排戏。排练中,王志洪请村民对作品挑毛病,农民朋友的“审查”通过以后才进行公演。演出后农民们说:“这台戏现在确实是跟我们庄子上的事是一样一样的了,每个人都和村上的人对上号了……”还有的说:“话剧虽然从头到尾一句都没唱,但是说的比唱的好听……那词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说到我们骨头缝里去了……”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白皓天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也深有体会。在发言中,白皓天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创作西藏历史题材原创话剧《共同家园》,在一年时间里先后14次进入西藏;为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原创话剧《谷文昌》,先后12次深入东山岛。这两部戏的创作经历让白皓天深刻领会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人民的文艺就要扑下身去,只有从人民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才能创作出深刻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离开了人民,不深入生活,不到人民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不管技巧再高明,创作的源泉都会枯竭,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发展。”白皓天说。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