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收获》六十年:

    收获中国当代文学的庄稼地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2日 11版)

        作家共庆《收获》杂志六十年。赵昀摄/光明图片

        《收获》六十年书影。资料图片

        12月9日下午,位于巨鹿路675号的上海作家协会小院热闹非凡。

        莫言、黄永玉、谌容、余华、贾平凹、苏童、韩少功、李锐、迟子建、阿来、马原、格非、毕飞宇、欧阳江河、林白、须一瓜、李辉、张翎、叶弥、东西、李洱、荆歌、艾伟、盛可以、蒋韵、笛安、张楚、弋舟等30余位知名作家从天南海北赶来,与王安忆、叶辛、孙甘露等20余位在沪作家相聚在这里,共同庆祝这份杂志的六十岁生日。

        “世界变化这么大,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又来到这里。每隔5到10年,作家们都会因为《收获》相聚,坚守着这个约定。”王安忆说,“《收获》就像一种隐喻,生活变化很快,但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而作家的使命就是寻找这种不变。”

        有人说,《收获》杂志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大型文学刊物,一个甲子以来,《收获》穿过漫长的岁月,起伏跌宕,历经历史的风尘沧桑,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一个甲子的“收获”

        1957年,一本大型的、厚达318页的文学双月刊诞生了,主编是巴金和靳以。从1957年到2017年,这是一本杂志与文学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与人的故事。

        “一甲子岁月,60年《收获》,应该有五六代作家了。成千上万篇的作品,铸就《收获》今日的辉煌。作为《收获》的作者,来到这里,确实有回家的感觉。”莫言说。

        《收获》副主编钟红明记得,《收获》创刊号上,《发刊词》的第一句话是:《收获》的诞生,具体实现了“百花齐放”的政策。第一期的带头文章,是未发表过的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艾芜的长篇《百炼成钢》和康灈的《水滴石穿》,老舍的三幕话剧《茶馆》,柯灵的电影剧本《不夜城》。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亮相。它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也见证了丰饶的文学收获。”钟红明说,“回过头来俯瞰曾经的岁月,肯定是色彩斑斓的情景。在长长的《收获》之路上,曾经发表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佳作林立,无数的作家在《收获》这块土壤成长、收获,这些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构件。”

        《创业史》《茶馆》《山乡巨变》《野火春风斗古城》《上海的早晨》《欧阳海之歌》《人到中年》《美食家》《蹉跎岁月》《妻妾成群》《人生》《动物凶猛》《活着》《繁花》……六十年来,《收获》刊发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学风格、风貌,《收获》因此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记录者”。

        与此同时,《收获》发掘了大量优秀作家,成为新人亮相并为文坛瞩目的最重要的舞台,许多作家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就发表在《收获》上,而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几乎均与《收获》有过亲密合作。可以说,《收获》是几代作家共同成长的地方。

        六十岁的《收获》杂志仍旧每期刊登一部具有分量的长篇小说,长篇非虚构作品也一部部推出。2017年,《收获》的长篇专号由每年两卷,增加为春夏秋冬四卷。

    2.一片丰饶的园地

        贾平凹将《收获》比喻成一大片庄稼地,生长着新时期以来所有的庄稼,“收获”了大面积的当代文学,而他自己是田园里的一颗土豆,在收获着,也被收获着。他说:“我初学写作的时候,《收获》发表了我的作品,曾经给了我巨大的鼓励,从此有了信心。在写作的过程中,《收获》先进的文学理念,曾经给了我巨大的启示,从此激发了动力。”

        在《收获》上发表作品最多的首推王安忆,从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广阔天地的一角》至2017年初在《收获》发表中篇新作《红豆生南国》,37年间,其作品超过30次登上《收获》。王安忆曾经写道:“《收获》杂志几乎是伴随着新中国走来,经历种种悲欢聚散,来到今天。在它身边,集合了几个时代的文学写作。它从来不嫌弃初学者的幼稚和狂妄,它总是怀着热切和宽仁的情感,注视着写作者,不吝于机会,担些风险也不要紧。它尊敬传统,坚持美学的神圣性,但这并不等于说它要拒绝实验。它具有一种好奇的童真性格,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抱着探索的准备,这就使它始终呈现出年轻的面貌。其实,这也就是它的创始者巴金先生的性格。”

        “不把自己不满意的稿子给《收获》,是我对《收获》最大的尊重。”莫言曾说。这天下午,他又讲起和《收获》的故事:“粗略翻了一下,我在《收获》发表了6个中篇,6个短篇,还发表了一个长篇、一部话剧。每一部作品后面都有很多记忆,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成长,我给《收获》投稿、发稿、写稿的历史是我个人历史的构成部分,也是我和《收获》刊物之间心灵的契约。千言万语两句话,一句就是好好写作,为了《收获》;另外一句就是,好好写作,必有收获。”

        就像梨园艺人忘不了初次粉墨登场的舞台,苏童说,至今难忘屡次投稿碰壁时《收获》的知遇之恩。更令他欣喜的是《收获》的变化。“时代在变化,作者在变化,《收获》也在变化。我觉得《收获》变年轻了,涌现出了不少年轻作者。《收获》也跟随时代做了一些创新,有了微信公号、开辟了一些类型小说栏目。”苏童说,“但《收获》没有变的是对文学、对自身的高度自信,这源于文学圈、作者、读者对杂志的信任。”

        “《收获》就像一个大粮仓,我们每个人都是往里面打粮食的。文学是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要坚守的一块田地,就像种地,有机肥用得少了,化肥多了,反复耕种让田地板结了、贫瘠了。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警醒,是不是有机的含量少了,深耕的机会少了。只有作家保持对自己的警醒,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才能让《收获》越办越好。”迟子建说。

    3.一种坚守的品格

        李洱感慨:“一个作家,无论他多么大牌,向《收获》投稿时都觉得这是自己的处女作,而且这个处女作会成为成名作、代表作。”

        欧阳江河用新鲜出炉的面包打比方:“中国有那么多小说,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筛选?这是《收获》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完成了经典化的筛选,让你一下就看到最好的中国小说。在《收获》上发表的小说,有一种刚刚发生的、新鲜面包刚烤出来的感觉。”

        “《收获》很朴素,包括封面、版式、字体,都是多年不变的老腔老版,但就是这份端庄、朴素生出岿然如山般的大气。”韩少功说,“另一方面,《收获》又丝毫不缺乏活力,《收获》大家庭里的作家,已经有了五代、六代、七代,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非常欣慰。”

        巴金先生曾说:“把心交给读者。”《收获》名誉主编李小林曾总结《收获》的宗旨:“不趋时,不媚俗,不跟风。”久未出现在公众场合的82岁的谌容说:“一个文学刊物能够在当今社会始终坚守这一品格,非常不易。希望再过10年,《收获》依然保持这样的姿态。”

        新时代需要新的文学,这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文学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文学刊物是文学人才的摇篮与精神家园,一本优秀刊物引以为自豪的,应该是能够凝聚和培养优秀人才,能够成为文学人才心向往之的精神高地。文学刊物作为人才成长的平台,只有不断发现优秀作家、推出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说。

        (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