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土地延包30年 农民吃了定心丸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2日 07版)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千佛山景区枫叶 新华社发

        【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村党员张建国,兴奋地对前来宣讲十九大精神的辽宁阜新市委书记张铁民说:“明年,我想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投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前都是玉米、杂粮,以后多种些经济作物。”张铁民书记点头表示同意,他在宣讲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每名党员干部付出艰辛努力。要联系镇村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东红帽子村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东部,以前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通过市县扶贫部门协调,引进阜新生宇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高标准暖棚,从事优质、高产蔬菜种植,发展观光农业。当年投资33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成葡萄冷棚46栋,23户贫困农民实现了增收脱贫。2016年又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300亩74栋日光暖棚建设,带动周边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7年,第三期700亩日光暖棚即将建设完成。

        “截至目前,全村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摘帽。”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树生向张铁民书记汇报,今年以来,村里又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3个项目。一是修水泥路5.9公里,修桥一座,方便百姓出行;二是修建石坝319.4米,保护农田、保护公路;三是在2000亩土地上打井21眼,配套21台发电机组,为农民在大旱之年浇水提供设施保障。

        阜新是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贫困人口多,脱贫压力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脱贫攻坚阜新模式,全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24万人减少到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由197个减少到58个。张铁民书记告诉记者,将坚定不移地动员和发动农民通过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托管和代耕代收等形式,大力扶持贫困村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加入新型合作组织,实现土地租金收入、入股分红收入、就业创业收入、致富项目收入等多渠道增收脱贫。“到2020年,确保全市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阜蒙县、彰武县两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张铁民说。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