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命题,并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之中。从“执政能力建设”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虽仅两字之差,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更加明晰,对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风险考验的把握更加精准,彰显了我们党对踏入新征程背景下党的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踏上长期执政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执政党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洞悉时代和实践发展脉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执政党建设迈入新起点,历史方位、执政使命和社会主要矛盾等一系列新变化都对长期执政的党提出重大时代课题,对新时代的执政理论创新提出迫切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新时代新视角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坚持并不断发展。
踏上长期执政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长期执政,首先要正确回答和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宗旨问题。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作为长期执政的党,要使执政地位坚如磐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以著名的“窑洞对”,把发展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破解执政“历史周期率”的真谛。作为长期执政的党,更需深化对执政宗旨的认识,把党的宗旨内化为执政理念、外化为执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的古语,说明党要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为此,必须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长期执政的千秋伟业。
踏上长期执政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持久战。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实践证明,越是长期执政、越是历史使命艰巨,就越要持之以恒地练好内功,有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应对困难挑战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建设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遵循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指导方针,紧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用持之以恒、善作善成的决心和毅力,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踏上长期执政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长期执政的党既要政治过硬、组织坚强,也要能力过硬、本领高强。只有执政本领高强,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范畴,必须顺应国际风云变化的趋势,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协调。按照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路,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形成了相互关联和有机整合的长期执政本领体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适应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执政队伍,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才能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钟宪章,单位:辽宁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