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别等到退费难才想起规范押金管理

    作者:邓海建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02版)

        【光明时评】

        据媒体报道,近期,酷骑、小蓝等多家共享单车用户在申请退还押金时遭遇“退费难”,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出现退费难,一方面是由于共享单车押金本身定位不够清晰,用途不够规范;另一方面是各地共享单车平台增长过于迅猛造成供过于求,给一些平台经营企业带来了压力。

        潮涨潮落,有盈有亏。从群雄逐鹿到折戟而归,共享单车在市场的物竞天择下“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现象。不过,企业吃肉也好、喝西北风也罢,消费者连押金都退不回来,就有点匪夷所思了。第一,押金不是融资,理论上与盈亏风险没有半毛钱关系;第二,宣传起来都是“专款专用、专线管理”,怎么出事儿了押金就“雨打风吹去”?

        事实上,有案可查的是:自今年9月份开始,酷骑、小蓝相继传出运营困难的消息。消费者很快发现,按这些共享单车公司的“规矩”退钱十分困难。据报道,由于酷骑单车在线退款渠道已经关闭,用户只能去其位于北京通州的总部退押金,甚至还出现了黄牛“代退押金”服务。于是,问题就来了:即便相关企业在押金问题上挖坑设套,金融及市场监管部门在明知其可能出现破产危机之前,为何不能冻结相关资金池,优先保障消费者的押金权益呢?

        消费者哑巴吃黄连,大概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儿。不过,故事至此仍未终结。因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国内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1.06亿。按用户平均超过百元押金估算,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押金额或已超100亿元,这还不包括用户提前充值的各类未消费余额。除了已经倒闭、关门的,运营、扩容着的共享单车平台果真就零风险吗?

        换个更直接的问法——面对退费难的前车之鉴,目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监管能保证共享单车行业暂时性的“优胜者”不会重蹈覆辙吗?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今年5月,交通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不过,面对押金沉淀的巨额利润,面对监管不强的宽纵现实,无论是直接作为金融杠杆,抑或投机成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恐怕很难自律地自绝于诸般“操作空间”。

        眼下来看,亡羊补牢犹未晚。一则,可以选择借鉴第三方支付依托银行监管,安排好法定比例的备付金,或者如《上海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的那样,“须在本市开设资金专用账户”。二则,须在制度安排上将用户押金形成的资金池公开、透明、规范化地广而告之,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总之,业态再新、产业再好,都不能僭越市场公平的权责底线。

        当然,如果更长远考量,一切押金类行当都该在正轨上运行。于此而言,共享单车退费难,给我们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作者:邓海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