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俄中友协主席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梅津采夫率领代表团一行8人抵达光明日报社。他们此行为友谊而来。
今年是俄中友协成立60周年。10月9日,俄中友协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中俄两国元首分别致贺信,赞扬其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所作出的积极贡献。梅津采夫一行应邀到访光明日报社,代表团成员包括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坦波夫州副州长伊万诺夫、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副总理塔日季诺夫、阿穆尔州政府副主席特尔采夫等,如此阵容,彰显重视。
“2013年1月,我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那是我第37次来中国。4年多来,我又来华30多次。”梅津采夫在接受本报和光明网记者专访时笑着说,“所以这次肯定不是我第一次来华访问。”
从陌生到相知,从相知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实际上,代表团里的多位成员早已与中国相知、相熟。梅津采夫特别介绍了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库利科娃女士,她曾出席1957年10月举行的苏中友协(俄中友协前身)成立仪式,可谓见证了两国人民友好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友谊与合作建立在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梅津采夫谈到了他对中共十九大的看法。他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共十九大,我们每天都从媒体上了解十九大内容,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发展勾勒了蓝图。”他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表明了中国维护和平和与邻国友好相处的立场。俄中两国领导人有着良好友谊,致力于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发展,两国战略合作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下一步,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两国还要开拓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比如加强俄中青年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开展两国城市之间的交流、扩展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他指出,俄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俄中友好协会和中俄友好协会的工作也进入了新时期。
梅津采夫表示,十九大后,俄中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俄罗斯和中国都是文化大国,人文底蕴深厚,需要充分挖掘好双方的文化资源,促进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我知道去年11月在圣彼得堡,由光明日报社和俄罗斯塔斯社共同主办了‘中俄互评最有影响力的十部文学作品活动’,这个活动办得非常成功。”梅津采夫说,“俄中友协非常支持两国媒体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我们也支持双方酝酿举办新的人文活动,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似乎意犹未尽,在最后参观本报融媒体中心时,梅津采夫兴致勃勃地走到一张记事板前,挥笔用中文写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八个大字,并画了一幅简笔骏马图,寓意不言自明。他对两国友好事业发展的决心、诚心、恒心、信心,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人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俄人文交流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网记者 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