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新时代 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本报通讯员 汤继强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01版)

        北大毕业季,北大学子骑着共享单车在校园里拍照留念。王天天摄/光明图片

        11月18日举行的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北大的宣言铿锵有力——

        北大就要有北大的样子。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办学思想、教育思想,以新思想培育一代新人;要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119年来,从借鉴模仿到探索发展,北京大学努力追赶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谱写“世界上第一个北大”的崭新篇章,努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标杆。这个标杆,是国内示范引领的标杆,也是世界高校之林的中国标志。

    培养人才: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共享单车,被国内外媒体列为当下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ofo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戴维,在北大从本科生读到研究生,是一名优秀学生干部,曾到青海支教一年,如今是公司的CEO兼党支部书记、国内90后创业者的代表。

        像戴维这样的毕业生,北大还有很多。他们或已工作或继续求学,正在拼搏奋斗中成长为引领未来的人。

        每年毕业季,学生们都会动情地唱起《燕园情》:“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在这里,他们接受到有特色的通识教育、扎实的专业教育、宽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的基础教育。

        秉持“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北大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大讲堂”,创办“教授茶座”等品牌活动,推进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一次次改革探索,一次次突破现行体制机制。“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是北大坚守的教育理念,而“戴维们”的成长成才,正是坚守的结果。

        北大党委书记郝平说,北大的教育是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奠基,应更具前瞻性,使学生不仅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更有能力去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

    学术研究:瞄准世界前沿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对标、与人民需求和期盼对标,要有建好‘世界上第一个北大’的自觉与自信。理工医农等学科要牢记‘不在最前沿,就是落后’,紧紧盯住世界科技最前沿,布局和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要在各项指标上继续追赶并努力超越现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发出了动员令。

        动员令指明了方向,但教学和科研规律告诉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北大的学科特色是基础科学研究,取得成果非一朝一夕之事,为此学校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学者沉下心来做科研。

        化学学院李彦教授课题组经过12年潜心研究,在单壁碳纳米管手性可控生长研究上取得世界前沿性突破,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碳纳米管生长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数学科学学院宗传明教授历时23年,解开了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希尔伯特的第十八个问题,被世界学者盛赞,对堆积覆盖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大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使交叉学科研究成为学术增长点。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谢晓亮、汤富酬和北大第三医院乔杰共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对人类单个卵细胞进行了高精度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此后又首次实现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获益于这一技术的第一个婴儿已经出生。这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力量。

        在今年公布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北大以41个学科入选,位居榜首。在最新的全球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中,北大有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这是北大学科的进步。

        成绩面前,北大提出要开辟新方向、新领域,在学术的“高原”筑起更多“高峰”,拓宽前沿科学布局,力争基础研究有更大突破,为创新型国家服务。

    牢记重托:形成中国风格、北大学派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仍在师生耳畔回响。这是对中国高校的期待,更是对北大的重托。

        北大有信心,也有底气承担使命。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国内史学、考古、哲学、新闻学、物理学、地质学等众多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肇始于北大,这里是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源头。

        这里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中国共产党最初活动基地,共和国先驱从这里迈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现在,北大牵头的《马藏》编纂工程以及系列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和编辑工程全面展开,北大正在成为全世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中心。

        这里催生了众多的社会科学成果,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肖蔚云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和实践、王铁崖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实践中发挥了作用,也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的学术声音。

        这里的人文学科底蕴深厚,近年来李零、曹文轩、董强等北大学者频获国际荣誉,《儒藏》工程集中国和国际儒学之大成,《中华文明史》6种外文译本走向海外……北大人文学科展示着中华文化魅力,砥砺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进一步形成中国风格、北大学派,构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正当其时。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力量,是北大百年学术积淀的水到渠成。

    服务国家战略:全面融入、主动对标

        中国高校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国家使命。北大更是始终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发展同步而行。

        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依据国家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要全面融入、主动对标,确定学校中长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北大提出,要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要配合首都发展战略,对接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面向全球,北大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16年10月5日,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的铁路正式通车。这是非洲首条中国标准、由中国建设的电气化铁路,乘务员的服装和车票都是中国样式,在非洲大地又一次刮起了中国风。而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的中国情结,也被相关评论着重指出。穆拉图总统曾在北大哲学系读本科,在国政系攻读博士学位。

        今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给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首届硕士毕业生回信,希望他们坚持学习、学以致用,行远升高、积厚成器,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自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者。希望他们珍惜同各位老师、同学、朋友在中国结下的情谊,书写他们国家同中国友好合作新篇章,成为全球南南合作的践行者。南南学院是按照习近平主席的倡议,由北大承建的,已经有来自16个亚非国家的26名新时代“遣唐使”学成归国。他们是友谊的见证者,是中国智慧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北大把“区域与国别研究”列为重点发展的两个前沿与交叉学科领域之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此外,北大承建了10所孔子学院和46个孔子课堂,成立了燕京学堂,还把北京论坛带向海外。

        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北大提出,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北大的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幅跃升,居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北大将稳稳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北大的视野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北大人的心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本报通讯员 汤继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