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一本解读“最佳方案”的好书

    ——评《“一国两制”与基本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邹平学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4日 16版)
    香港维多利亚港周边建筑上打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标语。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一国两制”与基本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王振民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香港回归纪念邮票

        【读书者说】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党的十九大又刚刚胜利闭幕,可谓盛世华年,双喜临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在紫荆花开20周年之际的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振民教授的新著《“一国两制”与基本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这是中宣部今年确定的五十七本国家重点主题读物之一。本书出版恰逢其时,对于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有关港澳的重要阐述颇有助益。

     

        十九大报告对港澳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一国两制”规律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王振民教授这本新书对五大核心主题的深度分析,对我们理解和把握十九大报告有关港澳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深邃的专家视角、精辟的理论思维和有力的知识支撑。

     

        本书收文35篇,分五章,第一章“一国两制”、第二章“宪法和基本法”从宏观角度阐述全书立论的理论原点、政策基础及宪制依据。第三章“人大释法”、第四章“政制发展”则专题研究香港基本法实施中最能体现“一国”和“两制”宪制关系且引起颇多争议的重大问题。第五章“普通法与大陆法”从普通法和大陆法的比较法视角研究全国性法律在特区的实施、特区立法权、司法复核等具体制度机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本书精选了作者20多年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方面的主要文章、评论,记载了20多年来他对相关问题的学术探索历程。全书梳理了香港20多年来发生的主要政治法律事件,特别是回归以来发生在香港的重大宪法、基本法事件,可以说是香港回归20年宪制发展的学术见证。

     

        品味本书,深感其高屋建瓴,亮点纷呈,对学术争议振叶寻根,守护初心;对疑难问题观澜索源,指向光明;对理论及实践挑战望闻问切,坚定信心。全书廓清迷雾,系统分析如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其法理论证、制度表理、实践研究经纬相织,历史意义、现实动感和未来展望融为一体,给读者难得的心弦共鸣。

     

     

        十九大报告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并把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基本方略。本书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了很好的注解。

     

        一是本书的宏观视野契合了十九大报告对“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新定位,为坚持“一国两制”作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基本方略提供了学理依据。本书的理论视域宏大,兼具中国大历史观与国际视野。例如在回答“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变这个问题时,作者针对香港社会某些人对“一国两制”能否坚持下去疑虑重重以及狭隘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等问题,从三个层层递进的层面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一是作为解决港澳台统一问题对策的“一国两制”,二是作为国家开放发展大战略组成部分的“一国两制”,三是作为全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国两制”。

     

        二是本书客观总结了“一国两制”在香港举世公认的成功实践,指出其成功表现在六大方面: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的职责得到了切实履行、两种社会制度保持了不变、香港实现了持续繁荣稳定、特区在法治和人权保障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政制民主不断往前推进、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有极大的提升,为读者展示了“一国两制”这一最佳方案、最佳制度的科学内容和重大意义,有力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不会变。

     

        三是本书贯穿着鲜明的中国立场,如提出和论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应当成为国家不统一的理由、不应当成为搞分裂的借口。认为“实行‘两制’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首先满足‘一国’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并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大前提,是‘两制’存在的根和本”。本书对回归后香港新宪法秩序、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一国两制实施中的宪法问题、中央与特区的关系、高度自治的法律界限的研究,贯穿着严格遵循“一国两制”宪制原理和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的基本立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科学总结了“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基本规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提出要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书诸多篇章从学理上佐证了上述重要论断,为我们解读了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中不忘初心的探索实践,提炼了中央根据宪法和基本法管治香港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

     

        其一,人大释法是回归以来基本法实施中引起诸多争议的宪制问题。本书通过对具体的释法内容、抽象的释法制度、释法背后的政治意义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抽丝剥茧,释疑解惑,最终归纳出中央治理香港二十年的三项基本逻辑:一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不会变;二是牢牢掌握宪法法律赋予中央的全面管治权,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三是历次释法的具体内容始终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治港宗旨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动民主”这一治港工作的核心保持高度一致。

     

        其二,政制发展问题是基本法实施中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着特区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剖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之间关系的绝佳样本。本书秉承实践理性,在阐释为什么香港政制发展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央手中这一问题时,作者论证指出这是宪法的要求、国家主权的体现,是“一国”的必然逻辑,香港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政改主导权只能在中央手中。当然,中央拥有政改主导权,绝非意味着不需要征求香港的民意。事实证明,中央在作出每次政改决定前,都会以各种方式咨询香港社会不同阶层的意见。再如,在阐述中央政府对香港民主发展持何种态度时,作者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指出,首先,在香港推行民主是中国单方面的决定,并坚持写入基本法中,因此,中央政府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其次,要不要在香港推进民主的问题上,中央与香港各界并没有分歧,症结根本不在于香港要不要推进民主,而是如何推行民主,推行什么样的民主。中央政府关切的重点是,香港民主的发展,能否严格按照基本法所设计的框架来展开。由此可见,要不要“在法治原则下推行民主”才是中央政府与香港反对派的根本分歧。

     

        其三,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观察香港问题,必须放在国际战略大背景下,必须从发挥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角度出发。本书收录的《“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英国入盟”与“香港回归”》《从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普通法的治理哲学》《关于香港“司法复核”的若干问题》等对此有精辟的分析。本书还娴熟运用比较方法,如从普通法和大陆法的比较角度来分析基本法解释、普通法的治理哲学、香港的司法复核等问题,或者从港、澳两部基本法的比较角度研究特别行政区制度在两个特区的异同等,为读者认识十九大报告的有关论断、完善与基本法的相关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学理进路。

     

     

        本书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香港情怀,如从中国历史角度对香港的观察、对“一国”之下的“两制”相处之道的阐述、对香港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脉与命运的阐发、对基本法与香港命运的分析、对香港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以及呼吁“一国两制”事业需要代代相传等,充满了对香港前途和命运的关切、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念,也印证着作者写在书中的心迹:“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热爱‘一国两制’事业”。

     

        书中守护初心的立场无不与作者的独特经历有关。王振民教授早年师从宪法学巨擘和基本法大家许崇德教授,对香港基本法研究情有独钟。1993至1995年,他去港大法律学院学习香港普通法和本地法,与香港法学法律界人士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199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并于2002年出版《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一种法治结构的解析》,是当时内地不多见的基本法力作。他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亲身参与了处理基本法实施重大问题的实践。2016年初,他调任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

     

        本书的文风清新朴实,文字通俗易懂,说理平和实在,有娓娓道来的故事,有恰如其分的比喻,更充满讲真话、讲实话的风格。全书没有有意堆砌、过度包装的引注,没有晦涩难懂、标新立异的新词。

     

        阅读最美好的感受,无非是被作者的笔触和思考吸引,跟随他一路探寻历史,一同检视现实,一起展望未来,感同身受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就是我结合学习十九大报告,阅读振民教授这部新著的收获。

     

        (作者:邹平学,系深圳大学教授、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