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当“幸福来敲门”

    ——青岛创新推出独居老人探视服务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3日 04版)

        “闫阿姨,我今天带了4瓶,下次再带3瓶,您每天记得喝,乳酸菌对身体好!”每周一和周四下午3点左右,34岁的刘玉雷会准时敲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长兴路某小区702的房门。听到敲门声,72岁的独居老人闫奎英会赶紧打开家门,拽着刘玉雷的手,把他迎进门。

     

        从9月1日开始,青岛市市北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开始享受政府购买的一项新服务——每周两次,由社工带着小礼物进行“敲门”服务,这种以“精神关怀”为主、以“实物关怀”为辅的探视服务,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幸福来敲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伴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建立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也日益迫切。

     

    那个“送奶的孩子”来了

     

        “大姨,奶来啦!”80岁的王珉独居在青岛市市南区高雄路社区花莲路1号,每天早晨7点左右,王珉家的单元门对讲机里都会响起送奶工贾汝营的声音。“儿女们都不在青岛,我现在上了年纪,嫌麻烦不太乐意出门。小贾每天给我送来一包奶,还会陪我聊会儿天,就像我自己的儿子一样。”王珉说,每天早晨等候这个“送奶的孩子”,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特别开心的时刻。

     

        为了避免独居老人因长时间无人探视在家发生意外,2007年,青岛市市南区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免费送奶”探视服务,除了每天为独居和生活困难的老人送一袋奶以外,送奶工还要顺便了解老人的状况。经过10年发展,目前全区已有8.8万名老人在享受政府购买的“送奶”“送午餐”“送家政”等“六送”服务。

     

        刘玉雷说,在实施“幸福来敲门”服务前,公司对他们进行了统一的业务培训并配发了上岗证。现在,他每周服务30多个独居老人,除了免费给老人配送乳酸菌饮料以外,主要工作是进行探视服务,每次按时间填写签到卡,详细记录每个老人的生活和需求,并定期上报。青岛市市北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马新婷介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幸福来敲门”活动已经与区政府的智慧养老平台连接,可实时查看社工服务状况,实现全程监督。

     

        “‘幸福来敲门’是我们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青岛市市北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君基表示,很多独居老人之所以大门紧闭,是因为缺乏精神交流,没有打开“心门”。“幸福来敲门”首先要敲开老人的“心门”,只有打通这“最后一米”的距离,才能把老人从门里面拉到门外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独居老人的“痛点”

     

        资料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青岛为例,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有168.5万,老龄化率达到21.3%,全市空巢化率达到56%,是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之一。一方面,产业化养老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调查显示,85%以上的老人都有居家养老的意愿。基于以上原因,城市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独居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也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苦与痛。

     

        “大爷,您怎么了?”2017年9月初,为了推介“幸福来敲门”活动,青岛市辽源路街道佳木斯路社区副书记王婧打开了86岁独居老人刘德泉的家门,发现刘德泉一个人躺在床上,已经处于半昏睡状态。王婧赶紧联系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刘德泉在几天前摔了一跤,腿摔骨折了,自己以为没啥事,就没好意思麻烦别人,结果因耽误治疗发起了低烧。

     

        “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过得挺乐呵的,最怕晚上回到家,子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睡觉的时候突发疾病或者出点什么意外,可能就啥也不知道了。”81岁的刘兰香独居在青岛泰州二路附近,她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担心自己突然生病。

     

        “城市独居老人最大的问题首先是精神孤独,与外界缺乏交流、没有呼应。”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老年学会副会长刘同昌告诉记者,他们调研过不少独居老人,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内心孤独”那一项打了勾。另外,收入偏低、生病无人知、与现代社会沟通不畅等也是独居老人普遍存在的“痛点”。

     

    构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社会化养老机构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传统观念下,老人们更愿意在熟悉的环境里终老,因此,构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居家养老模式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岛科技大学社工系主任徐从德认为,以社区为单元的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化的社工和配套的医生、护理人员、居委会团队等各个组织的协同发展,还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比如出台社区居家养老的整体方案、相关条例、评估监督机制等等。

     

        “2016年,青岛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空巢和独居老人要给予‘精神慰藉’服务;2017年酝酿中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办法》也将出台,主要目标就是聚集优质资源把社区居家养老做大做强。”青岛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董新民介绍,一是要大规模培养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让更多更专业的组织参与进来;二是花大力气解决社区养老服务场所的问题,比如新建小区都要有配套养老设施。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希望每个老人都能够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形成以社区为单元的一帮一、多帮一、多帮多的互助养老体系。”王君基说。

     

        (本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