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广西贺州学院

    让学生到乡间寻找文化之源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谢雪清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2日 06版)

        寻常周末,在广西贺州学院瑶族服饰技艺传习馆,瑶族民间艺人麦一姣、聂春香身穿蓝布衣,手捻七彩线,在竹制工具上灵活地分线、打结、合拢,一群年轻大学生正认真地看着听着学着。

     

        这是贺州学院一个非遗项目现场教学场景,也是该校充分挖掘地方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融入人才培养的体现。

     

    老艺新生,创新瑶绣之美

     

        “老艺新生”桂东民艺传习计划,是贺州学院去年起实施的一个项目。每个周末,学校都会邀请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前来开展瑶锦、瑶绣等免费现场教学。

     

        美术学专业的安徽籍学生龙萍,是大家公认瑶绣学得最好的一个。“第一次到非遗文化传承人李小莲家里调研,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哼唱山歌的样子,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龙萍把刺绣元素用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广受好评。“毕业后我打算开一个工作室,或回乡当一名美术教师,把瑶绣教给更多学生。”龙萍说。

     

        2008年,贺州学院开设了桂东民间美术课,针对桂东区域特别是瑶族文化资源开展了大量田野调研,发现现有瑶族文化产品多为手工艺人制作,成本高、数量少、样式陈旧且濒临失传。该校设计学院副院长江浩说:“非遗的传承一定是活态的,我们的教学模式就是田野调研,老师带着学生,学生带着课程,做出产品、形成项目,参展、比赛或创业,以对濒临消失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贺州学院学生创作的“手作之美”系列作品,连续5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轻工展和文化展,在广西高校中尚属唯一。围绕瑶族艺术符号和元素展开的项目“瑶蓝之旅”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不少学生以此作为创新创业项目成立工作室,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

     

    记住乡愁,传承族群之美

     

        对于离乡的游子,乡愁也许就是母亲呼唤的那一句乡音,抑或是爷爷坐过的那把木椅子……漫步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浓浓的乡愁弥漫而来。

     

        该校教授邓玉荣从事汉语方言研究30多年。他和团队记录下贺州及周边区域大量珍贵原始的语音资料,全部收藏在语言博物馆。以此为平台,学生组建“人工智能方言传承与互通”项目团队,自主研发方言翻译APP,可在普通话与壮语、瑶话、客家话等10种方言109个条目中实现互译。这一成果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铜奖。

     

        该校教授李晓明带领团队走遍贺州的村村寨寨,抢救性发掘、收集、整理、研究南岭走廊各族群文化,建成广西高校唯一一个经国家备案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藏实物3万余件。在老师带领下,学校书法爱好者协会20多名学生对贺州寺庙、古街等文物单位所存石碑进行手工拓制,收集拓片200多件,举办潇贺古道碑刻与浮雕拓片展,现场开展拓片制作活动,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与传承。

     

    长短镜头,记录人文之美

     

        学的是“新闻”,做的却是“旧事”——从2015起,贺州学院开设卓越新闻班,以实践教学为主,采用团队作业方式,主要取材贺州生态文化资源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录片。

     

        “上学期,我们的期末作业是拍摄系列纪录片《百年平桂》,共拍出6部片子。毕业作品也是拍纪录片,我拍的是黄姚文化选题。通过拍摄,我已熟悉了一个媒体作品从策划、采访到播出的整个流程,对贺州文化的了解更是远胜于自己家乡。”学生刘乐说。

     

        2016年,“广西民族志影展”落户贺州学院,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培训基地、贺州电视台纪实性节目创作基地等相继在该校挂牌,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挖掘本土文化提供了广阔平台。“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创作至少1部达到市级以上媒体播出质量的栏目式纪录片。”卓越新闻班负责人熊高教授说,首届卓越新闻班21名学生已为校园电视台制作播出14期校园新闻,在贺州电视台播出25条电视新闻和1部专题片,在各级媒体发表3万多字的新闻作品。

     

        不仅如此,该校还充分挖掘与贺州有渊源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建立周敦颐理学研究所、周敦颐理学资料库、徐悲鸿美术馆等,不断丰富文化育人载体。校党委书记梁丁丁表示:“对于高校来说,充分挖掘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到乡间寻找文化自信之源,可以不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创新学科交叉、跨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谢雪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