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志愿者】
“我要尽己所能,让孩子们了解这段惨痛历史,珍爱现在和平的生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夏媛说。这也是紫金草志愿服务队23年来每一位志愿者的心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1994年成立紫金草志愿服务队、开展学雷锋工作以来,注册志愿者超过两万名,累计服务时间逾百万小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赵斌(已故)是馆内第一批志愿者。赵斌直到去世前几天,还在馆内义务服务。
考虑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年事已高,2015年年底,紫金草志愿服务队又发展了幸存者的后代接力做志愿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是其中之一。她多次走进“道德讲堂”为青少年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
紫金草志愿服务队里有不少大学生团队,尤其是紧邻纪念馆的南京晓庄学院,从1994年起,就组织成立大学生志愿讲解团,来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工作。他们20多年如一日,一批学生毕业了,新一批学生志愿者接力上来。
在“五一”“十一”、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假日,参观者们总能在纪念馆看到一支小提琴演奏志愿服务团义务演出。他们用婉转悠扬的音乐旋律,传递着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缅怀及祈愿和平的愿景。
这支小提琴志愿服务团还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地公益演出,将南京大屠杀历史讲述给更多人。他们曾在一年内举办了100多场公益演出。
除了国内志愿者外,纪念馆秉承“开门办馆”的理念,广泛招募国际志愿者。来自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多国“和平使者”来到纪念馆,用英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并在纪念馆史学研究、文史资料翻译、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专长。
前不久,纪念馆针对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架构进行全新梳理,增设讲解服务、文明指引、文艺演出、语言翻译、关爱幸存者、宣传推广、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等8大项目组,通过精准定位,提供精准岗位,让志愿者专业技能发挥最大化。
资深志愿者、江北新区退休干部、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执行顾问沈玉萍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的志愿服务团队要以高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她表示,要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我们邀请资深媒体人来做新媒体传播工作,邀请史学专家来做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请语言学方面的专才来做翻译。”
紫金草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金海燕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龚亮 本报通讯员 俞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