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与2016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9.9%,超越英国和德国,前进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现场日前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在当前的科技评价与测度中,科技论文作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化结晶,仍然是衡量创新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分析对象。那么,从最初在国际科技舞台的默默无闻,到近些年来科技论文总量的不俗表现,再到如今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科技论文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动释放出哪些信号?带着以上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
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根据《2017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与2015年相比,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上升了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9.40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了9.9%。
在戴国强看来,虽然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22个学科中,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已经排在世界首位,环境与生态学前进了1个名次,进入世界第二位——这使得2016年我国跻身世界前两位的学科数量上升到9个,其余7个学科领域分别为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药学与毒物学和物理学。“作为非常重要的两个应用科学领域,材料科学和环境与生态学在我国实体经济深化发展以及创建美丽中国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戴国强评价道。
《2017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05.82万篇,比2016年统计时增加了18.1%,连续第8年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按目前我国和美国论文数量的增长趋势,2020年之前,我国仍将保持在第二位,届时排在世界前5位的国家将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戴国强预测。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的统计标准,各学科论文在2007年至2017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截至2017年10月,我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占世界份额为14.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国际热点论文数为703篇,占世界总量的25.1%,世界排名同样保持在第三位。
中国已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
大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设备复杂、研究目标宏大等特点的研究活动。大科学工程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显示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据戴国强介绍,近年来,通过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大科学计划,我国与美、日、俄等主要科技大国开展平等合作,为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作出了应有贡献。
来自《2017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的数据表明,我国国际合著论文占比超过1/4,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产出的论文继续增加。具体情况为:2016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8.3万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5.8%;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我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71.6%,合作伙伴涉及155个国家(地区),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和德国,其中与美国合著论文数量占我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44.0%。
戴国强认为,随着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已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例如,2016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人数大于1000人、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有225篇;作者人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96篇,涉及高能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气象和大气科学、生物学和医药卫生等学科。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27篇,合作伙伴分布于26个国家(地区)。”
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论文与创新领域的不俗表现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科睿唯安联合研制的《世界看中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科学家关注中国在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基础医学、药物学、环境、地学、能源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有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项目所取得的论文成果;英国科学家更重视中国在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和天文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德国科学家最重视中国在能源科学技术领域产出的论文;而日本科学家所关注的中国论文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学科。
“从以上几个维度来看,我国均已筑牢了科技论文体量世界第二的基础,如今整体影响力也跃升到世界第二,这表明中国的科技论文正从大数量向高影响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处于大好局面。”戴国强分析指出。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本报记者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