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九大举行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
看完中共十九大开幕电视转播的盖琳说,习近平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里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成绩。他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经验,定义了新概念,提出了新要求,并作出了新的部署。他的报告高瞻远瞩,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勾画出宏伟壮丽的蓝图。
盖琳说,中国在过去五年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得到世界各国点赞: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成功发射升空;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2016年8月发射升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100P的超级计算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被誉为中国“天眼”;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复兴号”,于2017年6月26日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在2016年支持发起了“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以“科技互惠,共享创新”为理念,通过联合创新、技术并购和共同创业,促进欧中合作。友好小组主席德瓦议员强调,联合创新、共同创业是未来欧中之间最具潜力的务实合作领域之一。作为发起人之一的比利时驻华终身荣誉大使奈斯先生也在许多场合表示,“欧洲更需要向中国学习先进的高科技技术”。这可不是“客套话”,是对中国取得的成就的肯定。
盖琳说,正如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的,中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全国各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桥梁让天堑变通途,中国高铁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陆路交通网,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
盖琳强调,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一直致力于加深欧中相互了解、促进欧中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发生着变化,各国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中说,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的国际政治理念。为此,欧盟与中国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促成欧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盖琳相信,中共十九大后的中国将成为欧盟更加高效、更加有活力的合作伙伴。
(本报布鲁塞尔10月23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人物肖像:赵和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