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

    作者:杜玉波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3日 02版)
    杜玉波 (人物肖像:郭红松绘)

        【砥砺奋进的五年·名家看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了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从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在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16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再过几年将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二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富有成效。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生力军。“十二五”期间,新成长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超过45%,载人航天、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产出的一批标志性成果,高校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法颁布并进行了修订,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格局在加快形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综合改革全面展开,人才培养机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四是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加入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主要国际排名中的位次整体前移、明显提升,部分学科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所形成的经验与启示,对于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大有裨益。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始终把高校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做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校和谐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不断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用改革的手段破解面临的各项问题,推动紧跟时代节奏,主动面向社会开放,促进产业融通,不断激发高等教育内在办学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统筹推进,注重做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坚持“重点建设、带动全局”,支持有基础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党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与经济社会需求、与教育现代化目标还有差距。为此,高等教育战线应自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坚决落实“四个服务”,深入推进“四个全面”,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勇于担当,敢于探索,扎实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杜玉波,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