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美国学者:

    中国发展对世界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

    作者:本报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8日 14版)
    5月5日,美国中小学生走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体验中国文化。新华社发
    图为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图为在美国艾奥瓦州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总部举办的中美智库研讨会。汤先营摄/光明图片

        【在海外感受自信中国】  

     

        近日美国媒体彭博新闻社网站刊载克里斯托弗·鲍尔丁的文章《为什么中国如此自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的印象。文章称,普通中国人高度乐观,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7月达至114.6点,升至自1996年以来从未出现的高水平。该数字是对中国经济前景显著向好的一种合理反应。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国内,在国外中国人依然自信满满。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且还得益于中国近年来对于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贡献越来越大。

     

    自信,无处不在

     

        美国各种智库不计其数,思想火花层出不穷。笔者来美工作半年有余,参加了众多智库研讨会,强烈感受到“中国”这个词出现的频率之高。从亚太经贸合作到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从北极经济开发到西半球局势演变,很多主题的研讨会都或多或少与中国扯上关系。即便研讨会的主题并非讨论中国,智库专家在发言时也会时不时“捎上”中国。的确,随着近年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中国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在华盛顿的各智库中,研究中国的专家越来越多,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备受关注。在智库举办的研讨会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专家也能侃侃而谈中国的大政方针,自信地向国外介绍中国。此外,笔者注意到,在美国的公共和私营部门中,能讲中文或者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在逐年上升。笔者的一位美国朋友不仅让自己年仅2岁的女儿每周到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还给女儿起了中文名字,并不辞辛苦带孩子到中国旅行。她说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学习中文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不少美国民众有了在中国工作或生活的经历后,对中国的发展往往有较为客观的评价。

     

        在多数美国人没有去过中国的情况下,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少来自中国游客。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游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纵观世界旅游市场走势,不得不看中国。单就美国一地,2016年中国内地游客赴美旅游人数就达到约300万人次。根据笔者的观察,无论是在美国东部的华盛顿,还是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总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中国旅游团。尤其是在暑假期间,大批中国学生组团来美参加夏令营成为一道景观。除了旅游人口基数大这一优势,中国游客因境外消费力强而深受世界各国欢迎,成为商家争抢的“香饽饽”。据中国商务部测算,去年中国游客平均在美消费约1.3万美元,远超其他国家游客在美的花费。除了中国游客自身为美国旅游业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制造的商品也活跃在美国各地,出现在美国各大商场内。大量的中国商品满足了美国民众对消费的需求。美国著名的亚太问题专家马伟宁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过去5年中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一股稳定力量。中国制造的商品对世界范围内民众生活水平的贡献是无可争辩的。中国制造出了大量让成千上万人支付得起的“奢侈商品”,而在以前人们对这样的商品是无力支付的。马伟宁还说,中国正在努力提升产品的价值链,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目标。中国已经在技术和自主创新领域投入巨资,而这都将直接惠及商业和学术研究领域,后者将有助于中国产生未来的思想者。他期待这样的转变能够在未来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红利,而这也将对世界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不难理解,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助推了美国产品的对华出口。从这一点来看,在惠及自身的同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方统计,中美贸易额在2016年达到了5243亿美元;中国是美国飞机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约25%的波音飞机都是销往中国的。今年6月笔者曾前往素有“美国粮仓”之称、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采访。在得梅因市郊区的金伯利农场,农场主瑞克·金伯利的大儿子格兰特·金伯利态度诚恳地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正因如此,他希望中美经贸关系能够顺畅发展。诚如斯言,中美农产品贸易近10年来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5%。2014年,美对华农产品出口达288亿美元。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给格兰特这样的美国农业从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引领,弥足珍贵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于9月11日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决议,“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首次被纳入联合国决议,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可。事实上中国近五年来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球治理出谋划策。从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到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中国的主张;从今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9月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外交从参与到引领,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不断推动全球化和多边机制发展的勇气和智慧在时下一股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潮流抬头的趋势下显得弥足珍贵。

     

        马伟宁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巨大的潜力,在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持续支持下,该倡议一定能让最终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国家获得长久的益处。马伟宁说,除了聚焦基础设施和贸易,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还可以在提高中亚等沿线国家的卫生、教育和生活标准等方面做得更多。同时他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工程,这需要中国在其整个建设阶段都要保持专注和照顾到方方面面,否则该倡议很容易变成一个项目和概念的总称。不过马伟宁先生对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能够保持业已取得的积极势头持乐观态度。

     

        今年9月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吸引了美国学者和媒体的注意。美国媒体注意到中国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提出“金砖+”等概念的过程中,凸显团结和扩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国际秩序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愿望。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在主办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邀请其他一些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对话,这与中国去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时邀请其他国家领导人与会以及扩大上海合作组织一样,都是中国进行的尝试,而尝试的目的是改革现有国际秩序中存在的一些不够公平、不够完善的地方。刘亚伟认为,中国不仅仅只是主办这些国际大型会议,而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推动多边主义的发展,包括出资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海外媒体认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建立表明金砖国家向前合作迈出了一大步。《华尔街日报》引用美国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高级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普拉萨德的观点认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建立改变了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十年磨一剑”。分析人士认为,金砖机制从一个经济概念发展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中国在其中的贡献不可忽视。

     

    担当,世界受益

     

        不少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投资的同时,也不断注重通过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发展道路,用实际行动承担大国责任。美国海军分析中心高级副总裁、资深国际法专家马克·罗森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个人认为过去10年到15年中国积极参与在非洲、南亚和南美洲的事务,近年还加大了对北极地区的关注。总体讲,中国在上述地区的投资活动值得钦佩,因为中国有意愿以一个长期的视角看待在这些存在风险地区的投资,特别是在南苏丹这样的危险市场。通过多年的海外拓展经验,中国公司逐渐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近来中国在吉布提和南亚等地的实践活动显示出,中国的企业正在让当地的劳工获得更多的利益,总之可以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标准有积极的提高。马克·罗森先生本人曾采访过牙买加的民众,后者对中国在牙买加投资该国道路网络表示赞扬,认为这使牙买加的道路状况大为改进。当中国在环境保护和雇用当地劳工方面继续保持现有良好做法的情况下,中国的海外投资方式将变得越来越被世界接受。

     

        在谈到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贡献时,马克·罗森先生认为,中国专注于“出口”其在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的专长,增加对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行动的贡献。中国目前已经是联合国维和经费的第二大分摊国。当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增长,中国自然会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因此马克·罗森先生个人对中国在参与维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向世界展示其致力于维护世界稳定方面的做法大为赞赏,称如果中国继续通过“软实力”比如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以对外投资和进行技术转让的方式参与第三世界的事务,中国将继续赢得发展中国家的赞誉。

     

        (本报华盛顿9月26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