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窗】
时光回到五年前,那时的我还是刚入学不久的懵懂博士生,对哈佛周围的一切都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好奇。
有一天,在哈佛校园闲逛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历史系的尼尔·弗格森教授将在校园里做一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我虽从事的是生物科学研究,但尼尔·弗格森教授的大名却是有所听闻的。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便读过他所撰写的《大英帝国史》,再后来到了美国,我也翻阅过他写的《货币崛起》。他是那种极少数能够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界的专家之一,在西方历史学界极负盛名,甚至曾被《时代》杂志评为2004年影响世界的百人之一。2011年,弗格森教授撰写了《文明》一书,该书深刻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也指出今天的西方文明似乎正在失去活力,而其他文明正在蓬勃地崛起。那天的讲座便是以该书为主题,同听众分享书中所提到的文明崛起的几个关键要素,以及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走势。
我抱着了解不同领域信息的心态进入讲座现场,可不曾想到,在弗格森教授的讲座中多次提到了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他所列举的不少例子更是让我好奇。讲座后,我便鼓起勇气,班门弄斧地在他面前聊起了中国,特别提到中国农村在近三十年来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我原本以为他只会出于礼貌,随口和我聊上几句,可没料到的是,我所聊到的事情中有一件引起了他的注意:大概在2008年左右,中国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有不少民办企业下农村,把简单的机械组装工作分派给村庄里的无职农民,好让农民可以通过在家工作赚钱,而我母亲便是其中之一。我对这个细节并不怎么在意,可弗格森教授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问我几天后有没有时间去他的办公室细聊。这突如其来的邀请令我意外,我无法拒绝,于是做足了准备,三天后如约和他讨论我所见证的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聊天很是随意,我们从世界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聊到了中国的发展,再后来便是中国农村的状况。或许是由于弗格森教授的研究经常从大的层面入手,对中国乡村的个体故事并不是很熟悉,于是,当他听说我在中国农村长大的时候,他更加好奇我在农村的成长历程。所以,我们从中国经济聊到了中国农村,聊到了我的出生,聊到了生我养我的村庄,还聊到后来我一步步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再来到哈佛求学的历程。每聊到一处他未曾了解的,他便会打断我,说很有意思,然后又示意我继续讲下去。“这段经历很独特,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拥有,你就不想把它写成一本书吗?”弗格森教授问。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些普普通通的故事能写进一本书,“我刚刚讲的不过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片段,支离破碎,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的。”“不,不,就是这些简简单单的小事情。不少人都想从这些故事里了解中国乡村的真实状况呢,你真该考虑写写,会有很多人愿意读的。”弗格森教授说。
这便是我动笔写这本书的起因了。在弗格森教授的鼓动下,我开始从我自己、我家人的记忆里搜集那些关于我成长的故事,关于我所出生的村庄的故事,以及在这二十多年里我所走过的地方的故事。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记忆中的中国乡村能够唤起那些久居都市的人的乡愁。
这一来一回,五年很快便过去了。五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家、村庄、城镇,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发展。每次从美国回国,我都会对曾经熟悉的地方产生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这本书,于我而言,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五年里,出现在我书里的不少人物也有了改变,有的已经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了,有的成家立业了,有的已经离世……就连一直待在校园里的我,也从一个懵懂的刚入学的学生,变成了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博士、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再后来,因为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做了演讲,还入选《福布斯》杂志所评选的“30位30岁以下医疗健康领域的青年俊杰”,我的故事被不少人所熟知。
很多熟悉我故事的人听到我有意愿写书的时候,都曾建议我把书写成自传,以我的经历为蓝本,讲述我从中国农村走进哈佛的心路历程。可是,在开始构思写作后,我总感觉到这样一个励志故事或许太过单薄,甚至不能反映我的个人经历背后那更大的社会背景。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成长,了解一个人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出属于自己的天空,需要更细致入微地探寻他成长背后的故事,他所在的家庭、社会给他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便要求当事人更加敞开心扉,来分享那些在一般的成长故事里不常出现的细节。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更是关于我的家庭、我所成长的村落的一本传记。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直到高中才进入县城,见识了城与乡的区别。在城市长大的80后、90后,对乡村或多或少有点陌生。我想用这本书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乡下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乡居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随着中国一步步实现现代化,传统的乡居生活正在逐渐消失,都市人对乡村有着好奇感,疏离感,同时又有一份不可磨灭的乡愁。这本书每个章节都记录了农村生活的不同侧面,它们拼接在一起,则又组合成了农村生活的一个全景。我们的生活不停地变化,乡下的环境和生活也在不停地变化,这些我身边的人和我生活过的村庄的故事,或许恰恰能够把那个正在逝去的时代记录下来。
(作者:何江,本文选自《走出自己的天空》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