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为湖北武汉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民、企业、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大家都有同感,“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正在推动武汉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构建全新的产业链;助力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改变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城市与人才、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由此构成了先行先试的武汉新体制、新模式。
创新机制,引来高新产业落地
今年以来,武汉通过一系列“硬措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了改革措施产生实效。
7月27日,中国武汉太空科创园项目和优炫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蔡甸)中法科技谷举行,两大科创项目签约开工总投资170亿元,这标志着中法科技谷建设全面启动。中法科技谷突出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信息技术产业主线,建设武汉江北科技新城,与中国光谷遥相呼应。
中国武汉太空科创园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以探月科技为主题,围绕“探月特色,文化引导、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理念,将建设成功能板块多样、核心资源突出、文化产业延伸、各类配套完善,集“军民融合、太空科技成果转化、国防科普教育及体验式旅游、娱乐互动、影视演艺、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科创园。
9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张海鸥团队正在进行一项3D打印技术的研发。这一技术有望为武汉带来千亿元级产业。经过10多年攻关,由张海鸥团队发明的“智能微铸锻”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铸锻一体化3D打印,可以打印出高性能金属锻件。这一技术颠覆了国外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大幅降低了成本,技术水平大大提升。“国际巨头正在投入巨资,布局金属3D打印。我们的技术如果不能快速产业化,这个高地就可能丢失。”张海鸥很着急,“至少需要3亿元资金投入,初始阶段需要数百亩园区用地。”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局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调研,伸出援手,助力张海鸥的团队正式选址,快速实现技术落地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局”是武汉新近成立的一个机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原则,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资金支持等关键难点问题。像武汉今年稍早时候成立的招才局一样,这个局“虚拟机构、实体运作”。
调整结构,重构高新生态产业链
今年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实施以来,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东湖高新区,投资额达663.8亿元。下半年,类似“校友专场”每个月都会在武汉举行。
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届企业家论坛上,东湖高新区组织华工科技创新中心、百纳信息“互联网+”应用示范园、盛天网络互联网双创基地项目、华科天使投资基金、潘垣院士牵头的激光点火装置电源项目、熊有伦院士牵头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平台项目等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达63.8亿元,项目涉及激光、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6月29日,东湖高新区与小米科技签署小米武汉总部、“小米之家”销售总部、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及管理公司等系列合作协议,小米武汉总部同时揭牌。
8月26日,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武汉大学专场上,东湖高新区1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600亿元。
泰康集团总投资105亿元,计划设立一支大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医疗与养老服务、健康管理、药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此外,还将建设一家国际二级标准的楚园康复医院;融创计划投资160亿元,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发起一支产业基金,建设大屏生态、影视生态、人工智能三个产业基地及配套,打造一个体育文化公园;中珈资本计划投资57亿元,设立光谷资智回汉科技发展基金,打造珞珈校友企业总部,设立武汉保险交易中心。
“四大资智聚汉工程”这样全国首创的举措,把四面八方的资本和智力资源聚拢过来,必将推动武汉经济快速发展。
创新环境,共享复兴大武汉
武汉市1026名局级干部“一对一”联系千家企业与项目,“有事立马到,无事不打扰”。建立健全保障和监督机制,对于破坏企业经营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公布“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平均每个市级事项办理时间压缩10.6天,企业和个人办证办事均大大简化。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实时平台、两个入口,企业和市民反映的问题一旦提交,立即启动环环相扣的一条龙办理程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当一座城市的创新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超过2%,那么城市的经济就开始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现在武汉正在迎头赶上”。
武汉市招才局专职副局长孙志军说,资智回汉聚汉,仅凭情怀远远不够。“要让这个城市和企业之间产生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必须做到10个字: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他介绍,除了宏观政策环境方面的创新,微观层面武汉也正在想方设法。比如,东湖高新区今年出台的“光谷十条”规定:每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对符合条件的新落户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奖励,用于奖励企业实到注册资本和支持企业过渡办公及永久办公;对新落户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按照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近日,成立于北京的思拓合众将最核心的研发团队整体迁移到了武汉。“我们之所以迁到武汉,是因为现在的武汉成本更低、人才更多、环境更好。”思拓合众创始人钟胜辉这样分析。
据权威机构评估,今年武汉大学毕业生净流入率已经高过“北上广”,资智聚汉的立体效应实时显现。
(本报记者 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