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的两款商业火箭——快舟一号、快舟十一号被俄罗斯的航天企业“相中”,该企业与生产制造这两款火箭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它们将有可能走出国门,成为又一个响亮的中国品牌。近几年来,中国品牌“含金量”显著增加,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更是为人瞩目。
科技创新提升“高端气质”
前不久,两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在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引起了震动。由威高集团研发的这两款手术机器人获得了37项国家发明专利,不仅适用于常规微创手术,还能够完成腔镜下难以操作的复杂手术,被视作是与国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打擂台”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
近年来,从格力空调“走俏”海外到与外国品牌打擂台的医疗器材企业威高集团,从“美的鼎釜IH”智能电饭煲获得国际设计界的最高奖项“红点奖”到华为手机挤进高端手机世界前三,中国正涌现一批依靠科技创新“走出去”的企业。
威高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张华威说:“研发投入是企业的活命钱,是让企业长寿的钱。”据介绍,该集团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营收的5%以上,企业也因此尝到了“甜头”——其所生产的500多个品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占80%以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600多项,100多项打破国外垄断,获得良好收益。
依靠研发的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的“高端气质”如今已经成为企业抢占先机的共识——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中国企业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上的投入增长率居于世界第一位,已有华为、中兴、中石油、百度等六家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跻身前100位,其中华为集团以每年83.58亿欧元的研发投入跻身榜单第8名。
然而同一份榜单也显示出,中国品牌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仍然较低。按照欧盟的统计标准,研发投入占企业营收5%以上属于高研发强度,此类企业一般被认为具备充分的研发竞争力优势,可上榜的中国企业中仍有高达61.2%的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下。
德勤有限公司对此分析指出,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根据所在行业和自身特点,提升研发创新活动的层级,同时拓宽对研发活动税收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研发投入做加法。
严控质量打出“金字招牌”
质量管控对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的话耐人寻味。“在我看来,1万减1并不等于9999,而应该是0。”他解释说,“生产1万件医疗器械,如果1个有质量问题,对企业来说虽是万分之一,但对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对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而言就是0。”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美誉度”。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年发布的电饭煲等10类消费品质量抽查结果中,总体合格率已达90.3%,比2015年提升了5.2个百分点,这其中电饭煲提高了6.6个百分点,智能马桶盖提高了22.4个百分点,纸尿裤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但国家质检总局同时也指出,我国的手机、保险、家电、汽配、眼镜、家装、化妆品等10大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不仅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他表示,对质量“短板”,国家质检总局会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提出技术改进提升方案。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又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集中整治、挂牌督办,对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更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抓好质量整治和专门治理。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也会树立一批质量标杆,打出中国的“金字招牌”。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医疗器材以往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但如今,在工信部医药行业企业名单中排第四位的威高集团,在海外也拥有了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国外某个品牌公布其新产品的第七天,我们就公布了自己的同类产品,逼着他们降价。我们自己研发出生产留置针的缩尖器比国外产品效率高三倍。”张华威说,在国内市场上中国企业敢跟国外品牌“叫板”,“有了这份自信,为什么不再去国外市场拼一拼,去赢得全球市场的尊敬呢?”据他介绍,该集团已经在日本设立了影像研发系统,最近正在与美国的麦肯锡联手布局海外事务,期望通过收购来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更多的行业也开始积极筹划海外市场的拓展。据美通社近日报道,海信集团在美国已拥有260万的激活电视用户,这个数字预计到2018年将超过600万。按照美国平均家庭人口计算,将覆盖2000万美国人。在LED显示屏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家,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160个国家从我国采购LED显示屏,全球80%的LED显示屏都带着Made in China的“胎记”。
“现在,对于已经走出去或者是计划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全球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一带一路’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舞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说。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心联合主任王高则认为,国内企业家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那些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产品和人才的双重挑战,如何弥补“外来者劣势”,是企业家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本报记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