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第二辑)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等十几位学者、作家、评论家出席座谈会。
按照通行的文学史分期,中国当代文学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时长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倍。中国现代文学早已形成了严谨的史料整理规范,收集整理了丰富的文学史料,建构了体系完备的现代文学史料学,为现代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中国当代文学界在史料建设上却非常匮乏。重临时性、跟踪性的文学批评,轻资料积累和史料建设是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通病。跟踪性、碎片化的时评抓住的往往是文学的零光片羽,且很容易被飞逝的时光消磨,而文学史所热衷的宏大叙事或通论侧重于文学发展的线性梳理和文学状貌的整体性、概念性描述,抓住的往往是历史的皮毛,遮蔽的是丰富的历史细节和丰富的心灵史,难以体现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和历史全貌。近7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家辈出,作品繁盛,风格、流派、思潮纷呈,文学事件繁多,如不及时进行史料的收集整理建设工作,各种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就会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时间越久面目越模糊,人们离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就越遥远,对当代文学的理解、认识难免陷入片面、误读或误解。
“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的编撰者,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挖掘作家作品背后的东西,以充沛的史料阐释文学的丰富面貌。每本研究资料均由“自述·访谈·印象记、研究论文选辑、作品年表、研究论著索引”四部分组成,涵盖了作家的人生历程、文学思想、文学实践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向度,从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维空间建构研究资料体系。格式体例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史料的原始性与丰富性、学术立场的客观性与学术态度的严谨性,这三点贯穿于“丛刊”编撰的全过程,形成了该套研究资料特殊的学术价值。
编撰者凝结于“丛刊”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与会者认为,“丛刊”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及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借鉴。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在座谈会中指出:“‘丛刊’是国内第一套地域作家群落研究资料,这套丛书对我们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从现在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要开始重视史料的建设工作。”这种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急功近利、踏实而坚韧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对当代文学研究大有裨益。陈晓明教授也在发言中说:“今天的当代文学研究,需要评论和通论,但可能更需要扎扎实实的资料性工作,史料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更为丰富的细节。比如,我从《宗璞研究》中看到冯友兰先生为《宗璞小说散文选》所写的序,而这序最后也没有用,因而是‘佚序’。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冯友兰先生的序妙不可言,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序最后竟然没有被采用。我觉得其中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内容。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明,在史料呈现文学史丰富细节这一点上,这套丛书的编纂出版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性意义。”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腹地和根脉。宋以前的中原文化或文学史,就是半部中国文化或文学史。大河波涛涌,文脉气韵长。当代中原作家群不仅是河南的文学现象,也是全国的文学现象,很多作家如阎连科、刘震云、李洱、周大新等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具有世界意义。中原作家群以多样性的文学实践呈现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的复杂纠葛。著名作家李洱在发言中说:“从题材角度看,从最底层到最高层的社会生活,河南作家都写了,中原作家群共同完成了当代中国的‘清明上河图’。这并不是说中原作家群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说他们带来了很多具有普遍性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丛刊”第一辑为白桦、周大新、刘震云、二月河、张一弓、阎连科、刘庆邦、李佩甫、田中禾、张宇、李洱、墨白、邵丽、乔叶、计文君等15位蜚声文坛的作家研究资料专集;第二辑为苏金伞、魏巍、姚雪垠、叶楠、李准、乔典运、宗璞、周同宾、孙方友、柳建伟等10位老一辈作家的研究资料专集。孟繁华教授评论指出:“河南是中国四大文学强省(河南、江苏、陕西、山东)之一,其中,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河南省籍作家就有九人,这在全国是唯一的,而且,河南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也越来越年轻化。这种创作态势十分强大。所以,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对于中原作家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会者认为,“丛刊”对于梳理河南文脉、培养一方文气起到了推动作用,使“中原作家群”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也强化了人们对中原作家群像的认知,从而为当代河南文学研究与中原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原作家群植根于中原大地,滋养于悠久厚重的中原文化,作品中无处不弥散着中原文化的韵味气息,鲜明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原作家作品特殊的精神风致。正如何弘于《中原作家群新论》一文所指出的:“中原作家群是一个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庞大创作群体,大致包括两类作家,一类是坚守在河南本土的作家,一类是生活、工作在外地的河南籍作家。中原文化氤氲了河南人特有的性格特征,而中原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中则形成了关注现实、尊重历史、注重对价值和意义追求的基调,在题材上则以对苦难的抗争和对造成这种苦难的中原文化的反思为基本内容,在表现上则以厚重而风格多样为基本特点。”陈晓明在发言中说:“目前,大大小小的区域文化或文学研究中心很活跃,但研究亮点并不多,其中,研究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套丛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细节呈现中原作家群的‘地域性’特征,特别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化精神。”
“丛刊”由程光炜任总顾问,王德威等担任顾问,吴圣刚、沈文慧任主编,信阳师范学院“当代河南文学发展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12位教授、博士参与编撰,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丛刊”第一辑于2015年推出,加上此次出版的第二辑,两辑共23卷总计近800万字。
(作者:沈文慧,系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