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6日 星期六

    我们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

    作者:王云新 本报通讯员 王榕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6日 05版)

        我一直在最基层、最偏远的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乡村教师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曾让我犹豫是否要离开。但是,出于对这块土地的不舍,对乡村教育的热爱,我选择了坚持。20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教师工作的平凡和艰辛,也见证了这些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出台这两年,我明显感觉到身边的老师更加爱岗乐教了。

        过去,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单一,教师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支持计划》实施,乡村教师有了补充机制,公费定向培养的师范毕业生、特岗教师全部被分配到像我们这样的偏远缺编乡镇,其中有12个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从源头注入活水,就能激发乡村教师队伍的活力。

        待遇上,县里对我们乡村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分。如今,我们每月可以最低享受380元、最高1400元的人才津贴和边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每年有了定期体检,购买了大病保险,老师们心里暖暖的。近几年来,县里拿钱解决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我们学校就建成40套公租房,现在几乎每个乡村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新家,我也住进了套间。

        以前,我和同事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生,教学没啥创新,孩子们不爱听,教学效果不明显。这几年,我先后参加“县培、省培、国培”,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成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教学效果的变化,带动学生的成长,我觉得获益最多的还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城里的教师在论文写作、外语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我们不可能与他们同场竞技,这也是做乡村教师一直以来最为苦恼的一件事。现在不同了,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对外语成绩不作要求,对课题、论文不作刚性要求,职称指标向乡村倾斜,增加了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

        2016年,我校四名教师评上了高级教师,特别是将要退休的欧志妮老师也评上了高级教师,“当上副教授了,我一生从教无悔!”是《支持计划》让她有了自信,也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作者:王云新,系湖南省永顺县芙蓉镇完全小学教师,本报通讯员 王榕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