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通过提升质量来改善供给,着力打造‘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金字招牌,不仅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得到更多国外消费者的青睐,更深更广地纳入全球供给体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此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支树平说。
《指导意见》将如何给我们带来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作为我国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支树平向媒体做了解读。
全方位全社会行动
据支树平介绍,《指导意见》的内容涉及全国各行各业,这是一个全方位全社会的质量提升行动。
“我国在许多领域提出了强国目标和战略,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所有这些强国,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无疑都是质量。”支树平认为。
根据《指导意见》,质量提升行动的主攻方向瞄准产品、工程、服务三大质量,具体细化为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装备制造、原材料、建设工程、服务业、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对外贸易等重点领域。目标是到2020年,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
在这全方位的质量提升行动中,打击假冒伪劣是一个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也是全社会、各部门仍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艰巨任务。以质检部门为例,自2013年开展以来,“质检利剑行动”查办了28万多起质量违法案件,对350多个假冒伪劣产品比较多的地区进行了集中整治。“但有的地方还是有保护主义倾向,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支树平说。
《指导意见》要求做好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健全打击侵权假冒长效机制。“对每一个涉嫌造假的线索,都要盯住不放;对每一起质量违法案件,都要一查到底;对每个造假企业,都要彻查严惩,甚至公布于众。”支树平这样解释《指导意见》对各部门的督促作用。
叫响中国品牌
质量和品牌是有机统一体,质量提档升级,最终要体现在品牌上。很多人困惑,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但中国品牌为何叫不响?
支树平从硬件和软件上,分析指出了中国品牌发展的瓶颈。从硬件上看,在关键基础的原材料、核心基础的零部件、精加工的能力以及精密检测能力上,我国与国外比还有较大差距。从软件上来看,创新能力不够、质量持续改进能力不足,缺乏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企业一味追求低价,且不能盯住某一个产品执着地坚持下去,导致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低于消费者预期。
《指导意见》提出,将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激发质量创新活力,鼓励以用户为中心的微创新,改善用户体验。着力打造中国品牌,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
开展全民质量教育
抓质量提升,关键在人,在质量素质,在质量教育。工匠以及工匠精神,需要在一种良性循环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培育起来。
《指导意见》对质量教育做了系统规划,从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如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推动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教育网络,质量教育的系统性、协同性、融合性大大加强。还专门做出了一些制度性安排,如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不拘一格地选工匠、塑人才。
夯实基层监管力量
除了质量人才,质量提升的“落地”还需要基层监管人员的助力。“质量工作在基层有边缘化的倾向。”支树平提醒,一些地区的基层机构有重安全监管、轻质量提升的趋势。
《指导意见》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质量管理和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市、县政府质量监管职责,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而且,还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央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强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我们希望省里也对市、县实行质量工作考核,把质量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持续地传导下去。”支树平说。
在他看来,《指导意见》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央言必信、行必果,中央说了就要行动,就要见到实效。”
(本报记者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