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

    湖北“四管统一”助力文化产业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见习记者 刘平安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6日 11版)

        本报武汉9月5日电(记者夏静 见习记者刘平安)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湖北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于9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从2011年到2016年,湖北省属文化企业总资产增长345亿元,增幅241%;总营业收入增长367亿元,增幅548%。纵观湖北改革经验,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实现“四管统一”,构建宣传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突出导向管理第一责任,突出党建引领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湖北省在完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后,由于出资人缺位、管理职能分散、权责不明确,行业主管与行政管理的局限和弊端越发凸显。

     

        2012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发文成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授权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省属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职责,并公布了首批14家监管企业名单,实现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湖北省委宣传部作为出资人,既充分行使了股东权力,又发挥好统筹协调功能,坚持“放开搞活、规范监管、优化服务”相结合,提高了管事管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全省已有一半市州按照省级模式开展工作,初步形成全省统一的文资监管格局,彻底扭转了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不顺的状况,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发展进入快速健康通道。

     

        湖北省委宣传部以国有出资人身份依法行使股东职责,填补了传统行政手段管理的空白,确保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

     

        将“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等导向要求写入省属文化企业公司章程,并明确企业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是导向管理第一责任人,总编辑、艺术总监负领导责任,对涉及内容导向的事项,具有否决权。将导向管理与职务任免等挂钩,切实保障政治家办报、办台、办网、办出版社。

     

        通过取消、调整、明确有关审批和备案事项,强化重大事项管理,突出文化主业发展要求,形成内容优势和传播优势,积极支持主题宣传、重大专栏、精品创作生产、媒体融合发展。

     

        得益于这些举措,5年间,湖北广电台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数量增长50%,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荣获国家级、省级出版奖项数量翻一番,湖北日报在全国报业集团排名由第10位上升至第4位。

     

        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省属文化企业投资监督管理规定》等18项制度。先后下发《关于加强省属文化企业党的建设实施意见》《省属文化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将党建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紧压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

     

        此外,湖北省还探索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目的、人才效益是保障、党建成效是灵魂,引导省属文化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和党建成效相统一。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企业功能作用,全面开展“一企一策”分类考核,综合社会效益考核占比50%以上。

     

        其中,经济效益考核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及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效益考核实行政治导向错误“一票否决”,侧重考核其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人才效益考核旨在促进企业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党建成效考核侧重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统一起来,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该机制受到了国有文化企业的普遍欢迎,被称为有力的“指挥棒”。

     

        统计显示,2016年,湖北省属文化企业员工薪酬总额较2012年增长92%,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形成了有效的正向激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