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新中国体育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峰。随后,以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的举办为标志,体育发展逐步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全运会发展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中国体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在此期间,第四至第六届全运会先后在北京市(1979年9月15日至30日)、上海市(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广东省(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举行。这几届全运会每届都有创新:第四届,开始与奥运会项目接轨;第五届,首次出现了赞助性广告;第六届,首次拥有吉祥物。
1993年,国家体委明确了中国体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全运会因此再次变革,改革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落实“奥运争光计划”而展开的,全运会因此也成为奥运会的“练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全运练兵,奥运夺金”成为第七届(1993年9月,北京)、第八届(1997年10月,上海)、第九届(2001年11月,广东)全运会的主旋律,多支世界级的“梦之队”通过全运会赛场的锤炼走向世界,步入奥林匹克赛场。
2005年,在江苏举办的第十届全运会提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赛理念,体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想。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办,“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借鉴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发展思路,体现了办赛目标的转移。
2013年在沈阳举办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参赛运动员人数减少1200人,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改为全民健身展示,运行总经费控制在8亿元以内,彰显“全民参与、回归体育、节约朴素”的办赛新风。
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体育观念的转变和体育变革的发生。群众项目开始登上全运舞台:广场舞跳出了新时尚,轮滑滑出了新天地,太极“推”出了新未来……19个群众项目在全运会绽放光彩,使人们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本报记者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