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话】
以往人们谈及救援,多指灾难发生后实施的营救举措,但如果从救援的终极目标来看,它是要最大限度减少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因而,笔者认为,仅凭灾难发生后的应急措施显然是不够的。
这种狭义的救援,仅局限于灾害发生后的现场,忽略了灾害发生前、灾害发生中和灾害发生后的广义救援范畴,从而使得救援的链条被割裂开来。事实上,救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救援前、救援中、救援后构成的一个环环相扣的救援链。救援如同一场战争,从战斗开始前就应全盘部署、统筹谋划、制定方案、储备物质、习兵推演,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救援亦是如此,要靠平素积累“援”的本领,当有一天“战斗”打响了,即灾难来临时,我们就能有备迎战出击,顺利完成“救”的过程。如此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70%的救援应在平时不急的时候做,而30%的救援留给战时应急的时候做。故人们应该解放思想,将“救援是将来进行时”的固有救援观念,转变为“救援是现在进行时”。
在灾难发生时,人们往往更多地寄希望于专业救援人员,但从目前国内外开展救援的实际来看,从事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的第一救助人,往往是身临现场的非专业的普通民众,其能否于第一时间内开展自救与互救,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果。以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的前三日可谓天、地、水路均不通,几乎与外界隔绝,在这救援的宝贵黄金72小时内,专业救援队伍鞭长莫及。可见,将灾难事故的第一目击者变成合格的第一救助人,其意义不言自明。所以,最靠近灾难前线或深陷其中的众多民众,能否最大限度保存自己、解救他人,取决于平时掌握的救援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所谓“平时苦练救援本领多流汗,战时应急救援就能少流血”,应该让更多公众,成为救援第一时间的主力军。据我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就长期面向公众进行救援培训,经过培训的学员,在灾害面前表现出科学救援的良好素质,以及通过灾害救援的现场实践,也证明了平时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重要性。
此外,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救援装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救援的质量。要想赢得救援的胜利,还必须结合灾难现场的复杂性特殊性,多研制相应的救援器械。现代钢筋水泥构成的房屋倒塌后的废墟,一直沿用至今的铁锹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亟须研发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现代化救援设备,同时,医用救援器械的开发亦迫在眉睫。
(作者:王立祥 系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