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
为了分析本科期间科研参与情况对研究生类型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利用“2016年度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监测调查(硕士生项目)”的抽样数据,从“是否参与”“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三个维度衡量本科期间的科研参与情况,并将学科归纳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四大门类。该调查共面向北京市39所高校(含8所“985”院校、17所“211”院校、14所一般本科院校)发放硕士生问卷9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50份。
在有效样本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别为44%和56%,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比例分别为58.2%和41.8%。学校分布方面,来自“985”院校的学生占31%,“211”院校的学生占48%,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占21%。从专业分布来看,人文学科的学生占10%,社会科学的学生占44%,理科的学生占13%,工科的学生占33%。从各学科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分布来看,人文学科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为81.7%与18.3%,社会科学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比例为37.6%与62.4%,理科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为73.3%与26.7%,工科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为73.6%与26.4%。
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更要求本科教育促进学生对自我兴趣的认识
长期以来,学术型硕士一直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短缺状况逐步缓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高校沿袭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专业型硕士教育。专业型硕士教育顺应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复杂多元的社会化大分工趋势,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的认可与重视。据统计,我国专业型硕士报考比例已从2010年的13%左右上升至2016年的44%左右。与此同时,学术型硕士比例缩减,也意味着学术型硕士应该更明确地成为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环节之一。
在两种硕士研究生类型的政策设计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是清晰而明确的。学术型硕士教育是本科教育转向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其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一定的学术训练以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资质;而专业型硕士则是以激烈竞争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弱化学术研究而强调以实践为核心、指向性更强的实用性专业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学术型硕士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学术型硕士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而具备从事某种特定职业需要的专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专业型硕士教育最重要的质量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类型的分化并不意味着学术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弱化,相反,更要求前一级本科教育系统筛选和培养出适合做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人才。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方的原因,导致两种硕士研究生类型不是分类并列的关系,而是分层的关系。毕业生也不完全根据自身禀赋和学术导向选择研究生类型,而是根据就业市场信号和供求关系优先选择学术型硕士。从供给侧而言,由于专业型硕士起步较晚,在选拔、培养、管理和评价方面未形成规范制度标准,导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选拔标准和培养模式趋同,专业型硕士成了报考学术型硕士考生的次优备选项。从需求侧来说,劳动力市场难以观察到专业型硕士相对学术型硕士的专业优势,为规避风险,倾向于录用培养体系更成熟的学术型硕士。
但是,随着专业型硕士培养制度和体系的日臻完善,劳动市场定位愈加清晰,学术型硕士也应该有其独特的生源群体。所以,本科生在选择硕士类型时即体现了其潜在的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和取向。本科教育应该如何促进学生对自我兴趣的认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成熟度?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本科生科研”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试行并推广本科生科研计划,本科生科研活动逐步得到重视。我们将本科生科研训练作为一种可能增强学生选择学术职业道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工具,深入探讨其对研究生类型选择的影响。
本科科研训练对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正面积极作用
我们的研究表明,对理科和社会科学来说,本科期间有科研参与经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型硕士。由于工科自身学科特点,学术型硕士名额的设置相对紧缺,因此相当一部分本科有科研经历的工科学生难以获得学术型硕士名额,出于被动选择攻读专业型硕士。
有学者在针对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志向的双重缺失是目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发展成“学术志趣”,是研究型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本科期间的科研参与经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学术科研产生兴趣,进而选择攻读学术型硕士,走上学术发展道路。对于这些学生在进入本科学习时是否已经对科研产生兴趣并计划从事学术职业,是本研究无法控制的变量因素,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有助于巩固和保持这些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综上所述,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对于学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到哪些科研参与形式最能促进本科生科研兴趣的养成,本研究对具有科研经历的理科和社会科学学生作了描述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参与比重最多的项目分别是: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32.9%)、课程相关的科研(24.9%)和教师科研项目(21.3%);对于社科学生来说,参与比重最多的项目分别是:课程相关的科研(25.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25.4%)和学术竞赛(19%)。由此可以看出,促进理科生和社会科学学生科研参与的路径有所不同。
不同途径打造理科与社会科学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志趣基础
研究表明,本科期间给予理科生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让他们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并促使他们选择攻读学术型硕士,走上学术发展道路。而在科研上时间与投入程度的差异,则对社会科学学生的研究生类型选择影响不显著。
对于高等理科人才培养来说,提升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深度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专业志趣与职业志趣形成的关键所在,而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一定量的、足够的时间投入为基础。另外,充分的师生互动、实践参与和团队协作也是影响本科科研质量的重要因素。理科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循步前进的过程;因此,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在本科教育阶段保证理科学生一定量的科研时间投入,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对激发理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体现了社会科学科研形式灵活多样的学科特点。与理科学生不同的是,社会科学的学生不必受实验室、组会等场地和规定束缚,学术研究往往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等途径在非正式的学术场合进行。因此,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多样化的社会科学科研训练的开展,并鼓励更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到科研中来,在实践中建立起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并最终选择学术发展道路。
多元化教学方法和 多样性科研参与形式是有效途径
研究发现,在本科阶段,让理科学生更多地参加课程相关的科研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让社会科学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相关科研活动和学术类竞赛,都是有助于其科研兴趣养成的有效途径。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科研参与途径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兴趣,进而发展成“学术志趣”。研究还发现,无论对于理科还是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都是重要的科研参与形式,这是因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取得学位毕业证书的一项制度性规定,它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深入分析本科生科研参与促进学术志趣发展的机制和过程,根据学科特点与科研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规定性或开放性的、可选择的科研参与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参与科研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术志趣发展。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其核心目标始终指向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两大方向。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我们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与硕士类型选择的关系,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本科期间科研训练对培养未来潜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本科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我国需要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激发本科生对科研创新产生兴趣,储备和积累从事科研活动所需的素质和能力,为研究生教育输送更多优质的学术创新型人才。
(作者:范皑皑 王晶心 张东明 分别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编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