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4日 星期四

    在科学性与收视率的博弈中创新科普传播

    作者:王大鹏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4日 13版)

        【科学随笔】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电视仍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但大部分公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初衷是消遣,因此如何将科学与电视节目结合起来,一直是很多科学传播从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话题。

     

        美国学者马塞尔·拉夫莱特在《美国电视上的科学》一书中谈道:“与其说电视逐渐演变成了教育的动态工具,还不如说它改善了教育方法。这种结果给电视媒介如何呈现、吸收和改变大众科学带来了影响。”这种趋势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科学传播方式,有些学者将科学、信息与娱乐整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词:scifortainment,意为科学、信息与娱乐的合成词。

     

        但是,电视这种媒介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在将科学与电视节目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充满着科技工作者与电视从业者之间的张力——科学家接受的节目类型和内容,在电视从业者看来往往对观众缺乏吸引力;而电视从业者提供的“科学产品”也往往会让科学家感到难以接受。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科学节目,往往是双方“进行讨价还价的结果”。

     

        近几年来,我国在科学电视节目上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仅节目种类和时长有所增加,形式也有许多创新之处。这些节目让科学走出实验室,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大家可以近距离接触科学,增加对科学的认知和欣赏,点燃公众的科学热情。这样的节目对儿童和青少年有特别影响——社会科学研究表明,电视上的形象会影响儿童的职业选择,因此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学节目有助于加强他们的科学兴趣,甚至可能让他们在未来职业选择上更多考虑与科学相关的职业。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更多科研机构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有更多科学家走向幕前。首先,他们的深度参与为节目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不仅仅是在节目播出前审审脚本、提提意见,在节目播出时站站台,他们更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节目的制作,从而确保节目的科学性,避免滑向过度娱乐化的极端。其次,就公众而言,有科学家深度参与的节目科普效果也更好。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家卡尔·萨根曾说,科学只“培养出少量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高酬金的专家是不够的,事实上也是危险的,某些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方法必须在最大的范围内使公众得到了解”。

     

        当然,仔细审视这些节目,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如何让科学变得有趣味,如何将科研与科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节目中来……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

     

        (王大鹏)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