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在诗的国度读诗

    ——2017上海书展文学活动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韩寒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2日 09版)

        【2017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报道】

     

        “战争与和平/辛酸和欢乐/崇高与渺小/挫折和坎坷/都在人的命运中/匆忙掠过/就要告别贝尔格莱德/我又坐上了观光车……”17日晚,2017上海书展举办的“诗歌之夜”上,作家叶辛朗诵的这首《就要告别贝尔格莱德》,开启了当晚中外作家诗歌朗诵的“旅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无论承认与否,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早已浸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就在“诗歌之夜”前一日,书展开幕当天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等嘉宾,共同探索在当下如何通过“诗与远方”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版图和文化力量。

     

        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朗读本身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承载着丰富的人情、人文、人性。朗读可以打开一位位文学家的生命,共同重温他们作品中所赞美的善良、正直、勇敢、进取、奉献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读诗更是可以让遥远的文字重新焕发新的光芒,给予我们慰藉和启示,董卿这样分析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何以引发广泛共鸣。

     

        “什么是好的生活?就是《论语》里说的‘莫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春天里,和几个朋友,沐浴完毕,登过高台,吟着诗、哼着小曲儿回家”——书展16日的新书发布会上,作家李敬泽这样为他的《咏而归》解题。

     

        “《咏而归》里有个故事让我动容,是关于西汉刘歆是否作伪书。这令我思及,在‘书生在忙碌’这么一个历史进程中,书生在焚书坑儒的废墟上力图重拾记忆,让人们有可以追溯的精神家园。我们今天很难理解其中的艰难,那是在大火烧过、大风刮过之后,于灰烬中捡残简。”作家金宇澄向读者分享他的阅读体验。

     

        故里、墓园、祠堂,遗迹、图片、书影,从《诗经》的“周南”到陶渊明的“东篱”,从杜牧的“二十四桥”到袁枚的“随园”,书展19日的新书发布上,藏书家韦力以一部厚重的《觅诗记》,与读者分享自己如何通过行走,勘访传世遗存,追寻三千年的诗影。

     

        “在辽阔沉静的俄罗斯大地,曾涌现了无数灿若晨星的诗人,从普希金、丘特切夫、勃洛克、波普拉夫斯,到曼杰什坦姆、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他们用美丽的诗行,书写俄罗斯苍穹上的太阳。”书展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理智无法了解俄罗斯——诗歌中的俄罗斯》讲座的介绍,就是一首新诗。

     

        弗拉基米尔·博亚利诺夫的《八月的夜》和《寒星陨落》,保罗·J.麦考利的《蚂蚁》和《薛定谔的猫对老鼠的传道》,豪尔赫·曼里克《为亡父而作的挽歌》……“诗歌之夜”活动中,俄语、英语、西班牙语在上海夜空响起,与中文汇集在一起,构成诗与美的星辰大海。

     

        (本报记者 韩寒 颜维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