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戏曲教育的规律,首先要正确认识与把握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戏曲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戏曲教育这个独特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可以看作一个宝塔形。最基础的一层是狭义的戏曲教育,即从前的科班教育和现在的中专大学里的戏曲教育。第二层是戏曲艺术舞台演出,即直接跟观众见面的部分,它有一种教育作用。最后一层是戏曲文化,这个文化是以戏曲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也就是以戏曲文化为主导,以戏曲艺术为中心,以戏曲教育为基础。从社会角度看,这三个层次也就是广义的戏曲教育。广义的戏曲教育是一项事业,除了培养以舞台表演为主的多种专业人才以外,还需要培养观众,培养全社会文化氛围的人才和事业,这在当下尤其关键,否则即使拥有一流的舞台表演人才,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态势,也就自然形成了戏曲教育必须要解决的“大”与“小”的问题。
所谓“大”就是大环境,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所谓“小”,就是指戏曲专业教育本身。
从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可以分析“大”与“小”的基本关系。20世纪前50年,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达到鼎盛时期中的戏曲教育,与进入21世纪新形势下的戏曲教育有何不同呢?这里我们探讨的不同,不是简单意义上内容、方式上的不同,而是教育战略上的不同。
20世纪前50年,以富连成科班、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代表的戏曲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表演人才,这些人才有的自创流派,有的成为继承发展固有流派的中坚力量,有的集多种流派于一身。正是由于有这些人才的出现,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达到顶峰,而这种顶峰不仅仅是本门艺术的顶峰,戏曲艺术也领衔于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艺术形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当时来说,这种戏曲教育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即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个“大”,其实也是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走向巅峰的基础,甚至是首要条件。
以富连成、中华戏校为代表的京剧科班,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取得成功,也成为时至今日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范例。然而,这种成功无论影响多大,都是在那种特定历史环境下取得的。21世纪的今天,中国戏曲教育面临的环境则截然不同。如今,社会文化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的观众群体和潜在观众群体,都是以“新学”作为文化基础的。因此,“不看戏”成为这种以“新学”作为基础的群体的自然而然的文化衍生。
换句话说,“没有那块大蛋糕”,需要一方面“做蛋糕”,另一方面“分蛋糕”,而“做蛋糕”显然是先决条件,现在看来也更为重要。从操作层面来看,“做蛋糕”比“分蛋糕”更为复杂,更为困难。用行话来说,“不是一工”。“做蛋糕”也就是要培养观众群体。
如今,戏曲观众群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因此,戏曲艺术的传承首先要争取年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使戏曲焕发生机与活力。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正兴之时,各戏曲剧团也应以此为契机,到高校进行专场演出,以此拉近戏曲与学生的距离。推动戏曲走进校园,就是要使戏曲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上“入心入脑”。以我们的教育实践经验来看,首先要对学校的戏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部分戏曲院团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演代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穿上戏曲服装体验戏曲,这样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帮助。另外,也要引导和鼓励那些选修戏曲课的同学,在课余积极向周围的朋友推广戏曲,这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戏曲,了解戏曲,最终喜爱戏曲。
因此,当今社会更为需要的是这种“大”的戏曲教育,即营造一种有利于戏曲生存发展的大环境的教育。传统意义上的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核心的戏曲教育就变成了“小”的戏曲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其在现实社会中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已经完全取决于“大”的戏曲教育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掌握好“大”与“小”的戏曲教育方式之间的平衡与互补,当是戏曲教育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朱天,系中国戏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