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从这里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魏晞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3日 05版)

        中国新闻社记者 魏晞

     

        这次采访,是一次心灵洗尘、一个人生课堂。在采访中,我们努力回应海外读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点,寻找三个问题的答案:塞罕坝如何把“高原荒漠”变成“绿水青山”?塞罕坝怎么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把森林的命运和人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塞罕坝的成功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没有看到塞罕坝,就不足以全面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它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在过去55年中,塞罕坝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能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那其他地方完全能走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新闻媒体从业者,同样是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继承人。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传承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内涵,把老典型讲出新故事、好故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