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女儿红》,表现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绍兴黄酒酿酒人的兴衰、情感与抗战历程。从题材类型上看,这部电视剧融合了家族剧和年代剧的优长。新世纪前后的家族剧在前些年逐渐过渡为年代剧,后者明显偏重浪漫爱情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家族剧的厚重气质。《女儿红》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突破,重新获得并回归了家族剧的厚重恢宏风格。该剧既有年代剧的青春激情浪漫特色,表现内容又比较厚重大气,对绍兴地域风土人情、酿酒文化、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着细腻传神的表现。
在叙事上,该剧故事编织得绵密扎实,对戏剧情境的处理比较巧妙。作品开篇就将机器酿酒与传统工业的冲突编织在孙南笙和赵一迪的爱情悲剧之中,同时把抗日爱国的主题融入绍兴酒业百年兴衰的历史,儿女情长、几代人的恩怨情仇以及民族抗战的家国主题,通过绍兴一地、几家商户的故事一一铺陈展现出来。作品还包含商战传奇的叙事因子,与浪漫爱情、热血抗战一道构成了作品的血肉与骨干,使得电视剧内容充实扎实,情节针脚细密,整部剧的叙事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该剧的人物形象是立得住的,年轻一辈如赵一迪、孙南笙、王永祥、米粒等都鲜活生动,老一辈如赵德宏、孙云鹤、王怀仁、李太一等也都个性鲜明。结尾处,赵德宏与李太一放下多年恩怨,同为救助女儿、保持绍兴酒业人的风骨、抗击日寇并肩作战,分别的一幕令人回味无穷,他们在牌楼处高喊酿酒行话“开耙喽”,意境深远、苍凉悲壮、感人至深。还有上海酒业商会会长周万泉等也都塑造得很有力道,他的“智以保身、忠以为国”饱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令人难忘。再如王怀仁的夫人也被塑造得很有个性,前面的婆婆形象刁钻蛮横,后面在赵一迪人格魅力的感化下,特别是身为抗日斗士的亲生儿子永祥的死给她以心灵的震撼,人物的转化被表现得很有冲击力,也符合人物的心理情感性格逻辑。其他如远离尘世多年的清远师太挺身而出、替天行道,都是那么的慷慨悲壮。整部作品把绍兴地区酒业全民抗战的故事表现得可歌可泣、感人肺腑。
好作品要有好的故事和人物,要表达美好的情怀,更高一层还需要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女儿红》在这方面的完成度也较高。作品曲折动人的故事有历史依据、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做支撑,江南水乡如诗如画,为情节展开、人物行为构建出适宜的环境氛围,正如老一辈作家汪曾祺所说的,“气氛即人物”。电视剧的实景拍摄、适宜的影像影调风格,为绍兴水乡秀外慧中的传奇女子赵一迪的爱情、命运、抗争都提供了最佳的背景和环境,由此展开的命运轨迹、情感故事也更为真实可信。同时,作品又巧妙地通过人物之口,表达了对中华酒文化、儒家伦理等几千年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诠释,“骨,是江南的米;血,是鉴湖的水;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酿酒文化……”这些阐发深邃厚重、丰富到位,绍兴酒文化中蕴含着绍兴人的风骨气度,这种风骨气度是华夏大地所孕育和滋养的,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任何侵略者所无法掠夺走的。由此,作品的文化质感就被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营造起来。作品的“文化化人”“艺术浸润养心”的功效也潜移默化地彰显出来。
该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表演上。有些年轻演员的演技还不够成熟,需要磨砺,一出场就感觉不够自然。同时,有些情节不够真实可信,如结尾赵一迪、孙南笙和松田在神窖中的对峙,孙南笙的死舞台感太强,游击队忽然现身,一齐向鬼子射击也显得太做作、太假。再如赵德宏为了家族利益,一言九鼎,一味偏执、牺牲女儿幸福,不太符合深爱女儿的好父亲的身份。如果能把戏处理得更曲折合理,可能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可爱可敬。父女斗狠这出戏,显得父亲太狠心,女儿太不忍、太理性。后面孙南笙劫婚船,赵一迪的表现也都太理性,两人的感情热度差别较大,和开头赵一迪热烈奔放、无拘无束的性格反差太大。如果要表现她识大体、顾大局、更理性的个性,开篇把人物定位在更内敛、拘谨,可能更符合人物性格情感的内在逻辑。
(作者:戴清 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