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8月5日电(刘晓倩、宋喜群)日前,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美国、瑞士、冰岛、尼泊尔、巴西等10余国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说,冰冻圈作为固态水体,它的水资源服务、生态调节服务、冰雪旅游服务、文化服务、冻土及雪冰重大工程与技术服务功能显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冰冻圈大国,新疆、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冰冻圈分布广泛,其中许多是跨国界分布,冰冻圈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跨境水资源利用、污染、灾害均涉及国家安全和周边外交。南极、北极地区冰冻圈空间分布巨大,大多为公共疆域,冰冻圈下蕴藏着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因此,从国家战略高度做好冰冻圈服务功能的研究和规划,可提升我国在上述区域的水资源利用、冰雪旅游开发、能源开发、航道通行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如果继续按照当前冰川的消融速度发展,21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冰冻圈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介绍,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冰冻圈变化风险也会增加,影响范围扩大。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表示,预估未来50年内,发育在中亚、南亚和青藏高原的现代冰川、冻土的变化,可能影响北半球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和淡水资源的供给,影响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而世界人口的45%生活在这些流域。
据介绍,冰冻圈是地球表层连续分布并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强烈,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冰冻圈科学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作用显著。冰冻圈首先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地球上大江大河的源头大多都在冰冻圈地区,江河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当前,全球变暖,冰冻圈退缩,已影响至冰雪水资源、寒区生态环境安全、工程建设和设施安全、冰冻圈经济社会系统等。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冰冻圈变化风险也会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目前,冰冻圈的水文、生态、环境和经济等效应的影响涉及社会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科技和管理部门的高度注意。在中国,冰冻圈变化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自然灾害和工程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提出应对策略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