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作者:王文超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4日 16版)
    巫峡清秋 张大千/绘
    《博物志》书影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绿水青山,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它包含了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翻开《山海经》,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多丽的自然世界所瞠目。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对人类而言,外部世界充满了两面性:一方面,那里有人类繁衍依存的珍奇物种、矿石资源,治病救人、驱魔消灾的良药,以及可供装饰祭仪的美玉,在善神瑞鸟的引领下,人类试探性地一次次走进外部世界,获取生活资源,拓宽活动范围;另一方面,那里又为“怪力乱神”所主宰,连山川木石都是超自然的存在,栖居其中的动物在外形、叫声上均异于内部世界,成为时刻危及人类生存的妖魔化身。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和心理慰藉,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先民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风水环境营造,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虞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才让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同自然世界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具体到日常生活空间,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颗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亦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这些标志性的乡土环境,过去是村落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如今成为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未来也将成为村落得以保持的特有景观和文化资源。

     

        乡愁,一半源于对乡土环境的依恋,另一半则是对生活叙事的传承。民间口头叙事中,有大量涉及生态环境的故事主题和母题:生命水和生命树,是民间叙事中最恒久、最普遍的母题,代表着人们对生命延续与新生的渴望;植物起源的神话和故事,反映了民众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激发出解释事物的丰富联想;灾害主题故事在演说历史的同时,警醒人们不要忽视自然外力,时刻保持敬畏之心;生动的动物故事,将动物拟人化后演绎社会生活,拉近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地方色彩浓厚的风物传说,更是为山河草木赋予了历史厚重感与人文情感。

     

        民间文化折射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逻辑:敬畏自然世界,守护生命底色,注重生活美学,演化生态叙事。但是,在古代实际的民间生活中,也有不美好的一面,现存于乡野的明清“禁令碑”就是明证,面对滥砍滥伐、私自开采、水源破坏、过度渔猎等不良现象,古代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用立碑禁令的方式,限制违法违规行为,维系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最纯朴、最自然的生活逻辑,也依旧离不开政府管理、组织监督。

     

        近现代以后,科技进步让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更深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却淡薄了;对生活质量的物质要求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能力却降低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单是由于管理缺失,而且愈来愈表现为一种文化危机、生活危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不可能绕开地方性传统和民众生活逻辑,必须将国家政策、地方管理与民众生活统一起来。因此,在经历了社会整合、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等不同阶段后,回归生活逻辑显得更为必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同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紧密相连,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性变革。这与传统的儒家“致中和”思想、道家“道法自然”观等是有内在一致性的。中国民间文化兼收并蓄,在生活层面践行着自然有序的宇宙观,守候着空间优化的审美观,表达着生态叙事的价值观。

     

        (作者:王文超 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