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环保督察须有巡视的力道

    作者:田时雨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3日 02版)

        【光明时评】  

     

        据媒体报道,日前,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天津、山西、湖南等七省市进行督察之后,陆续向有关省份完成意见反馈。从统计数据来看,相较之前的两批督察工作,此次督察在举报案件以及责令整改、约谈、问责等处罚方面都有明显增加。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环境体检报告”,各地用不用、如何用、在多大程度上用,直接决定环保督察工作的成效,若想根本扭转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环保督察必须要有巡视的力道。

     

        生态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零敲碎打”“浮光掠影”式的治理往往难见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就在于打出了一套系统的“组合拳”。事实上,在此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之前,已经正式组建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六个区域环保督察中心,在区域环境治理、地方环保监督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践中存在“多头执法、制约有限”等问题,于是更有力度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应运而生。

     

        以巡视的方式开展环保督察,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有着深远意义。一方面,它能够以宏观视角,从中央层面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筹监管。环境问题本质上其实是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抑制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盲目追求GDP的冲动,环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此次环保督察组由环境保护部牵头,成员来自中纪委、中组部等单位,这样的“高配”无疑增强了环保督察工作的权威性。而在督察中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且配以问责、立案等方式倒逼履职,从而得以强化各级领导的环保职责。

     

        另一方面,督察对象从企业扩展到党政机关、企业以及公众,形成了“三位一体”全覆盖的环境治理模式。相较而言,以往环境污染责任主体多关注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地政府可能出现的不作为,甚至权力寻租情形,而此次“监企督政”的转变,更加贴近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实际,不仅可以更好地明确政府责任,还在鼓励环境问题的举报中扩大了公众监督。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从此次环保督察的结果看,各地的共同问题主要在于发展与环保关系认知不足、重视不够、不作为,以及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好整改方案,长远来看更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科学的绿色考核体系,实现环保督察常态化;二是完善实施细则,增进环保督察规范化;三是加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促进环保督察阳光化。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损害生态环境的重点问题,必须用严追责真问责倒逼整改落实,以疾风厉势推动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切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良好生态中增强获得感。

     

        (作者:田时雨,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