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2500多所技工院校、300多万在校生

    技工教育,辉煌如何续写

    作者:冯国强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3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教改透视】

     

        编者按 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有一类学校,在共和国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就是曾经以企业为办学主体的技工学校。技工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在一线扎根的技术力量,并从中成长起几代管理人才。目前,2500多所技工院校、300多万在校生构成的技工教育,仍然在中国教育尤其是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社会大众对这类学校缺乏足够透彻的认识和关注。刊发此文,不仅为读者梳理我国技工教育的历史和现在,更是希望引导大家思考并寻找我们教育发展的均衡结构以及机制原点。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30多年,笔者有更多机会了解技工教育,并对此有了一些研究。10年来,在与同事们对河北、江苏、上海等地部分技工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各地技工院校在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受到很大启发,对技工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认识到技工教育的辉煌过去、踏踏实实的现在与即将到来的光明未来。

     

    曾经辉煌,真正体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技工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一种产物,主要是为企业生产培养后备人才,保证企业生产具有高素质技术工人和高效率生产效益。计划经济时期,技工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是行业企业,以石家庄市为例,铁路、交通、粮食、机械、轻工、商贸、纺织、水泵、拖拉机等行业企业均开办技工学校——企业投资,自主办学,政府主管部门(劳动局)控制劳动用工计划和招生审批,学校依据用工计划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实行统招统分,定向培养。人才培养实行学历教育与专业工种技术等级证书相结合考核认证,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

     

        当时,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学校形成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专业设置依据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对劳动岗位需求设定,以传统工种设定专业,如车工、钳工、电工等。专业师资借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既参与企业生产也参与学校教学,既有专业理论又有生产实践经验,用现代词语表述,可谓“双师型”人才,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师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行,注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专业教学的实习场所,基础部分以学校为主,专业部分以企业生产一线为主,很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的问题。

     

        因为“有技术,能就业,有地位,受尊重,有收入,能养家”的特点,当年,技工教育受到普通老百姓家庭倾慕。更重要的是,技工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这些优质劳动者在后续的生产实践中成为产业栋梁,真正体现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突破发展,技工教育参与构成职教新格局

     

        198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改革开始启动。由教育部门主管的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改办职业学校。于是,形成了行业部门办中专、企业单位办技校、教育部门办职校三足鼎立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此时的技工教育在政策(农转非、包分配、控计划)保护下仍保持旺盛的办学效益和市场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国有企业开始改革,减员增效,减负改制,大多数技工学校开始出现萎缩甚至停办,产业部门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也相继归属人社部门主办。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技工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整合、提质,以政府行为加大教育资源整合,扩大办学规模,如河北唐山市就将5所技工学校重组,新征500亩地,建立新的技工学校。与此同时,将技工教育分为三个层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学院进行建设,培养目标由原先的中初级技工向高级技工和技师提升,制定了三个层级的办学标准和办学内涵。唐山整合前的5所技校,均为普通技工学校,整合后,学校按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标准建设,成为高级技工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增挂技师学院的校名。学校也坚持以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为主导,适应了经济科技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招生对象由原来的初中毕业生提升为高中毕业生,以培养技师为主,目前该校在校生规模接近万人。在加大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专业内涵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该校已获得3.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设备建设,建成10个专业实训基地,成为唐山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近几年,技工教育在各地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浙江杭州技师学院、河北邢台技师学院在有“技术技能领域奥林匹克”之称的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为中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斩获殊荣,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面临困扰,期待体制政策明朗化

     

        目前,我国共有技工学校2526所,在校生323万人,教职工26.5万人,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势态。人社部发布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对技工教育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此大好形势下,技工教育仍面临发展困扰,有两点尤为突出:

     

        一,体制不畅,标准不一,技工教育发展被掣肘。

     

        目前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而作为服务经济、改善民生这么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职业教育却面对着教育部与人社部两个政府部门的两套管理体系和两套建设标准。当然,在个别地方的人社和教育部门也开始建立一些有效在合作,但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办学标准,使得与职业教育原本一类的技工教育却有了不同的际遇。

     

        在教育事业规划大盘子中,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各自分管各自归属的院校,缺乏对一份大事业的总体规划,只是在统计中两者累加,成为一个大事业的“数字”。如部分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就是将技工校、农广校、成人学校、职业学校集于一体,中心城市一些职业学校也是互挂校牌——既挂“高级技工学校”的校牌,也挂“职业学校”的校牌,为的就是获得并发挥最大的教育资源效益。而在实际的办学管理评价中,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仍是两个“渠道”。学校也只能尽力去“左右逢源”,借助不同渠道的有利政策,促进学校发展。

     

        两套体系、两套标准,自然就容易造成基层办学的重叠、纠结,乃至掣肘。

     

        为此,应考虑在国家战略层面建立统一的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将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各自优势叠加互补,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教育产品。这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按照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设置专业、配置资源,减少重复设置、重复投入,改善供给侧的输出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效率。

     

        二,办学层面需要提高,政策落实尚不明朗。

     

        尽管技工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在办学层面上由原来单一的普通技校向高级技校、技师学院提升,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由中初级向高级技师发展,但还不统一的人才就业政策造成困扰。如技师学院培养的“技师”,应用技术素质应该是很高的,可由于没有相应的文凭支撑,在落实就业政策待遇上就遇到了尴尬。这让技师学院在后续人才培养和办学效益方面面临着窘境。目前,有少数省市已经开始尝试落实对技师院校毕业生享受等同大专文凭的政策,并开始享有与高职高专毕业生同一待遇。

     

        最近,人社部对发展技工教育有所规划:要实现技工教育的专业能力水平对接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文凭,即让中级工对接中专、高级工对接高职、技师对接本科。这个发展愿景,令人振奋。但这个规划愿景如何实现?笔者认为,还是要回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原点进行制度设计。不然,规划得再好,实行起来,仍有可能困难重重。

     

        (作者:冯国强,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督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