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中外文化交流】
全球化浪潮并未消除文化的差异性,城市规划需要对当地历史和文化传统有着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这些见解来自日前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东学西见——中国当代艺术在纽伦堡”展览。在中国深圳与德国纽伦堡大区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0周年之际,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携手深圳上启艺术,举办了这次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13位中国优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来自深圳市艺邦美术工作室的160幅少儿作品。纽伦堡市长及当地文化界人士约80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展览开幕的第二天,中德两国艺术家和城市规划专家还在纽伦堡文化教育中心举办了“城市与公共艺术:纽伦堡对话深圳”论坛,畅谈两国城市形象塑造经验。
多元文化的共存
纽伦堡副市长格泽尔博士在展览开幕致辞中表示,2017年不仅是纽伦堡大区与深圳缔交友好城市20周年,同时也是中德建交45周年。本次艺术展览正是一份隆重的贺礼,促进两国人文、艺术交流不断加深。他期待深圳能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为纽伦堡带来更多的新创意。
展览策划者杨勇认为,十多年来,关于文化同质化倾向的讨论未绝于耳,在互联网传播的助推下,快速地吸收并享用西方文化背景的价值取向、热点思潮、美学趣味,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与此同时,多元的共存,又变得不可回避,历史的潮流也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着方向,艺术世界里很早就彰显着对差异性的追认,艺术家们一直进行着与本地身份和地方历史密切相关的创作。事实上,文化的差异从未被消除。
此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正体现着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同化与矛盾。一方面,他们坚守本地身份的自我表述,或在形式上,或在观念里,与中国本土文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又或多或少有着西方文化影响的印记。这些作品在材质、形式、选题或理念上都能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社会与文化现状。
城市规划要结合传统与现代
作为艺术展览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来自中德两国的艺术家和城市规划专家在纽伦堡文化教育中心举行“城市与公共艺术:纽伦堡对话深圳”论坛,就中德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等话题展开对话。
纽伦堡城市规划局局长希弗理德·登勒尔介绍了纽伦堡市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考。他表示,欧洲城市的规划首先是建立在对自身的理解之上的,这需要对历史和文化传统有充分的认知。他认为,城市文化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十分重要,在城市文化塑造的过程中,要做到稳妥结合传统和现代,一定要尊重历史,并打造性感、多元等现代元素。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表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仅以“深圳速度”闻名,同样也是会集全国各地艺术家的一座设计和艺术之都。未来,中国更多的城市将更加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留和塑造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符号。他希望类似的对话可以增进中德两国专业人士的文化交流,促进艺术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徐艳表示,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加强互动。
(本报柏林7月30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