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温州7月19日电(记者陆健)19日,浙闽七县在福建省寿宁县组成廊桥申遗联盟,各联盟单位承诺在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工作中共担责任,联合协作,确保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工作顺利推进。
廊桥,又被称为“风雨桥”或“蜈蚣桥”,因为桥上有顶,可避风挡雨,供人休息。其形式包括木拱廊桥、石拱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多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而地处浙南边陲的泰顺,因有30多座,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
2003年,浙江省文物局将泰顺、庆元、景宁的廊桥组成“浙南廊桥”申报世遗预备名单。几乎同一时期,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廊桥”也提出申遗。但是,浙江和福建两省均未成功。2011年12月,考虑到中国古廊桥主要分布在浙闽边境,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泰顺在内的浙闽两省7个县市签订了《中国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忘录》,廊桥抱团申请终于达成了统一的方案。抱团很快收到效果,2012年11月,“闽浙木拱廊桥”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浙江省申遗的10座廊桥分别是泰顺县4座,包括北涧桥、溪东桥、三条桥、文兴桥;庆元县3座,包括如龙桥、咏归桥、半路亭桥;景宁县3座,包括大赤坑桥、章坑接龙桥、东坑下桥。福建省申遗的12座廊桥分别是屏南县5座,包括万安桥、千乘桥、龙津桥、广福桥、广利桥;寿宁县3座,包括鸾峰桥、杨梅洲桥、大宝桥;政和县3座,分别是赤溪桥、后山桥、洋后桥;周宁县为三仙桥一座。
浙江省考古所副所长黄斌指出,申遗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为加速推动申遗进程,要加大研究力度,关注建造环境,使木拱廊桥的内涵不断丰富。同时要加强保护,防范自然冲击和人为破坏,确保遗产延续,在监测预警、科学规划、宣传方面多下功夫。
据悉,浙闽七县共同组建中国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后,将设立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办公室,浙闽两地分别由泰顺县和寿宁县为牵头单位,承担日常联络、联席会议筹备、宣传交流活动组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