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正确看待失败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作者:王大鹏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0日 13版)

        【科学随笔】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就是说对失败进行总结分析,并且提取经验教训,能够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进行创新研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也是有意义的。如何看待失败,能体现出我们对科学所持的态度。

        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发起的挑战,要解决的是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充满不确定性。科研人员就是与这种不确定性打交道。虽然减少不确定性一直是科研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这意味着在科学研究中必然会出现失败。

        另一方面,失败也是有意义的。通往真理的道路往往只有一条,知道哪些路不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成功。正如爱迪生所言,“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失败的价值就在于能让人们从中汲取到有益的经验,从而在未来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且向着成功的方向努力。因为“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这也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失败,不被失败打败,不在失败面前气馁、一蹶不振,而是客观地对待导致失败的原因,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因为“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种准备也包括在失败中汲取到的经验和教训。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求我们加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而做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必然就要求科研人员“咬定青山不放松”,着眼于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尚未关注的领域和方向,厚积薄发、找到突破,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但在这样的研究中,失败的风险更高。理性地看待失败、创造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是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题中之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众都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科研上的失败。例如面对日前火箭发射的失利,大多数人都能用平常心来对待,这对航天人和科研人员是一种鼓励,也是对航天和科学研究的坚定支持。

        对科研人员而言,公众的这种态度可视为一种理解和信任。这种理解和信任必将转化为动力——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避免失误,那么成功就是必然的。科学研究上暂时的失败并不会阻止我们科技创新的步伐,更不会让我们望而却步。把实验上的失败视为发现的开端,从失败中汲取成功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排除不确定性,我们就能向着更高的科学巅峰冲刺,并且最终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王大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