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
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教育这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春秋时期的《管子》中有句名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康有为也说过:“夫育人才,犹种树也。”种树和育人,义相近、道相似、理相通。在此笔者试用树的“根、茎、叶、花、果”五大组成部分,谈谈对教育发展的理解和想法。
根,是厚植社会进步的坚实根基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一棵树生命的来源、生存的基础、生长的力量都从根基而来。就树而言,根的意义在于吸收和固定、储藏和繁衍、输导和合成等。
对社会来说,教育也具有“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功能、三个根本”:
一是具备吸收和固定功能,是一个人成才立业最根本的动力。树靠根吸收各种养分,人靠教育吸收各种知识。树之所以不会被风雨击倒,靠的是强大、有力量的根系;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系统、高质量的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既是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更是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孔子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既是教育的阶段性结果,更是影响人一生的恒久力量。一个人学得越多、学得越深,根就扎得越牢,就越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二是具备储藏和繁衍功能,是一个家延续传承最根本的希望。一些植物的根具备储藏功能,有的还能产生不定芽,常被用来进行繁衍。教育也一样,寄托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子不教、父之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一些家长到大城市买房,来回奔波,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三是具备输送和合成功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根能输送各种无机营养、有机养料和水分,根还能合成多种氨基酸,作为形成新细胞的材料。教育同样具备这种功能,能够为社会输送和培育丰富多元的人才。区域发展,核心是人才,关键在教育;区域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区域活力、潜力强不强,关键就看吸纳人口、吸引人才的能力强不强。
总之,教育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抓教育工作,就是要有根的韧劲、根的深厚、根的意志,花再多的钱也不多,流再多的汗也不累,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茎,是汇聚教育发展的强大支撑
茎通常叫树干。茎是一棵树的骨干,具有输送营养和水分的功能,无论是弱小的树苗,还是高大的树冠,都要靠茎来支撑。教育事业靠什么支撑?
一是政府的支撑。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怎么投入都不为过。要坚持“穷财政办富教育”理念,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投入”,不管财政多么困难、资金多么紧张,都要优先保障教育资金。邓小平同志说过,要当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抓教育不办实事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党政干部,人人都要对教育多一些点赞、多一些支持,少一分责难、少一分冷漠。各部门单位要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只要有利于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事,都要一路绿灯,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的良好风尚。
二是社会的支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要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投资教育、兴办教育的良好局面。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通过捐赠、扶助等形式支持教育,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教育结对帮扶活动,形成浓厚“爱心助学”氛围。
三是名校的支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拓宽视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用改革的思维、开放的眼光办教育,把全国各地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借鉴过来、吸收转化,实现教育领域的“化学反应”。要加大合作交流,对各种形态和模式的教育创新进行充分吸收,着力推动后发地区与教育先进地区的强校、名校结对,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力争在办学机制创新、高端生源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叶,是甘当润物无声的谦谦绿叶
叶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是制造养料的重要器官。叶的种类很多,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教育工作的分工也很细,有的从事管理,有的从事科研,更多的从事一线教学。教育系统的机关干部、校长和老师,就是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的绿叶。
机关干部要当学校的绿叶。教育部门的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一定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到心中有目标、身上有闯劲、脚上有行动,纲举目张,谋好全局,以“闯”的精神、“冲”的劲头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力打开工作局面。
校长要当老师的绿叶。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育队伍中真正的“关键少数”、核心力量。校长要立志“当一辈子校长”,把办好学校、带好教师队伍当作毕生的追求,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水平、有成就的教育家。校长不能是活动家,更不能是政客,我们要打造一支稳定、用心、激情的教育家队伍,形成教育家办学的良好局面。
老师要当学生的绿叶。一线教师最关键,一线教师最光荣,一线教师也最辛苦,教师是神圣而高贵的。普法战争时期的德意志元帅毛奇有句名言:“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就决定在小学老师的课堂上。”怎么做一名好教师?我想就是要“红花配绿叶”,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衡量一个老师有很多指标,我认为关键的是在学校待不待得住,在办公室坐不坐得住,在教室里陪不陪得住,一句话就是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若能做到一定是个好老师。
花,是绽放色彩斑斓的生命之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要开花,教育这棵大树的花,就是我们的学生。教育的真谛,就是要让“生命之花绽放”。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开什么样的花?
一是善良之花。怎样才能心安,最关键就是要与人为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应该善心涌动、善意浓浓、善行如潮。前段时间,浙江常山县何家初中的“爱心拐杖队”上了央视,一群孩子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进行了一场爱心接力,大家都被这些孩子的善行所感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都能渗透和融入善良教育,引领孩子以善良为本、与良善同行,让善良沁入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
二是理想之花。“志当存高远”。学生正处在人生打基础的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美好人生奠基。除智商、情商外,更要注重培养意商,意商就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坚毅品格。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三是文明之花。素质不需提醒,优秀源于细节。要注重细节教育和习惯养成,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优秀的教育就是教会孩子们走向优秀的习惯。以学生穿校服为例:穿校服可以让学生产生平等感、归属感,克服攀比心理,有利于学校管理,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见小事不小。
四是特色之花。学校要有特色、学生要有特长,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规律所在。不同学校传授的知识是共性的,而呈现的文化应该是个性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浙江常山县育才学校有一个做法,就是发给毕业的孩子一本纪念版的特制学生证,就像一本护照:凡是育才毕业离校的孩子,无论多少年以后返校,凭这本证永远可以在学校餐厅免费用餐,永远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这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体现的是学校的文化特色。各个学校也要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培育有底蕴、有价值、有品位的校园文化。
果,是结出甜蜜幸福的教育硕果
什么样的树开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教育是一项美好的事业,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的期盼,第一位就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我们要办好什么样的教育、结出什么样的果?
我理解有这么三种果:一是“甜果”。中考高考水平是老百姓评价教育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重心。要全力以赴补短板、推改革、促提升,全面实现教育质量争先进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高考学子走进国内外一流大学。让学生甜蜜、家长甜蜜、老师甜蜜,让大家一起共同分享教育甜蜜的果实。
二是“苹果”。这个“苹”是“公平”的平。就是要讲求公平普惠,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为孩子们读书创造最舒适的学习环境、最丰富的校园生活,让教育的阳光挥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们感到幸福,让家长们不再奔波。
三是“硕果”。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结构全面优化、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更高水平,结出累累硕果。
根的事业是执着的,茎的事业是勇敢的,叶的事业是谦逊的,花的事业是珍贵的,果的事业是甜蜜的。教育的事业是伟大的。只要我们下定决心、鼓足信心、坚持用心、倾注真心,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叶美峰,系中共浙江省常山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