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收豆子

    作者:廖辉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5日 09版)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村庄,农民在扬晒黄豆,力求颗粒归仓。王文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留住乡愁】

     

        炎炎夏日,又到了收豆子的季节。

     

        这时,庄稼地里的豆荚渐渐由泛青变成灿灿金黄,沉甸甸地挂满了豆秆,一大片一大片的,放眼望去煞是喜人。

     

        选一个明朗的日子,天刚泛白便早早起床,灌满一壶水,头戴草帽,备上汗巾和锋利的镰刀,全家人只留下一个妇女或小孩在家烧火做饭,其他劳力便一起浩浩荡荡出发了。

     

        庄稼地里,人们挥汗如雨,飞快舞动着镰刀,差不多个把时辰,便割倒了一地。把豆秆集成堆捆起来,再用尖尖的扁担穿过两头,有力气的大人挑起一大捆,小孩子负责收拾工具,小心翼翼地跟在大人身后,准备随时捡拾没有捆紧松掉在地的零碎豆秆。

     

        回到家,大人们将成捆的豆秆解开,立成一小堆一小堆,一会儿便布满了整个晒场。经过数日的曝晒,豆荚相继裂开了口子,时不时听见清脆的响声。随后,圆圆的豆子像刚出生的可爱孩子,活蹦乱跳地脱壳而出,滚落满地。剩下一些还没熟透的青豆荚,也在火热太阳的急急催促下,变得泛黄饱满,似乎唯有如此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晌午过后,正值骄阳似火,大人们却一刻也没闲着,匆匆忙忙赶到晒场去打豆子。出发前,把湿毛巾围在头上再戴上草帽,这样能抵消些热气,预防中暑。

     

        打豆子用的是一种俗称“连撞”的工具。“连撞”用的材料主要是竹子,随地取材,既实用又便捷,做法也相当简单。主杆取自一段稍长的老龄竹子,大小合适到刚好能用手把握,这样才会经久耐用不生手。主杆尾部卷曲成圆形的孔子,装上一截木头做成的转轴,然后将七八十厘米长短的竹片扎成宽不过五寸的竹块,紧紧与木轴连在一起。竹块的分量要不轻不重——轻了没有力量达不到效果,重了拿着太费劲儿。用久了,“连撞”的杆子会被打磨得光滑发亮,昭示着曾经流逝的大好时光。

     

        每到收豆子的日子,乡村晒场上总是热闹非凡,到处响着“连撞”的拍打声,一抡一甩之间,竹片随着转动,反复拍打着地上的豆秆,发出沉闷而厚重的声音。更多时候,男人们一边抡着“连撞”,一边亮开嗓子发出有节奏的“嗨嗨”声;女人们也不甘落后,欢悦地哼起动听的山歌……此情此景,堪比过大年,漫山遍野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将打好的豆子用簸箕装进竹箩,转上木风车扇去杂质和灰尘,再晒上个一两天,就可以颗粒归仓了。晒干的豆秆也不会丢,收拾在一起可以当作过冬的柴火,焚烧后的灰烬则是种庄稼的好肥料。

     

        如今,平原地区的农村大多实行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代替了繁重的人工劳动,只有很少的山里农户仍然延续着过去的劳作方式。但是,那种火热暖心、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劳动场景,依旧鲜活地留存在脑海深处,并时时勾起我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廖辉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