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从“送戏下乡”到“戏曲进乡村”

    ——破解农民看戏难的新探索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4日 05版)
    河北省沧县风化店村,沧州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为村民演出传统剧目《碧玉簪》。新华社发
    安徽亳州魏武广场天幕剧场,谯城区帮剧团的演员在演出传统剧目。刘勤利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文化小康新追求·戏曲进乡村】

     

        7月2日,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吴林街道乱沟居村民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纷纷聚拢到村里的文体小广场,欣赏正在举行的文艺演出。一个个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剧目,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这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开展的“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的一个场景。自今年4月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来,像峄城区一样,全国各地全面启动“戏曲进乡村”活动。与以往单纯的政府送戏下乡相比,戏曲进乡村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曾经长期看不上戏的农村群众,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得以尽情享受传统戏曲艺术的滋养。

     

    “送戏这事儿不能应付”

     

        青岛市茂腔剧团是个县级剧团。说起为乡村群众演戏这事儿,团长刘宗涛一脸的自豪:“我们每年演出300多场,其中一半献给了乡村观众。”

     

        一年中大半时间活跃在乡野间的青岛市茂腔剧团,每次送戏进乡村,不仅带去《逼婚记》《小姑不贤》《龙凤面》等茂腔剧目,还有秧歌、街舞、老腔等其他艺术形式。“戏曲进乡村,不能只有戏曲,只有不同的艺术形式搭配起来,才能吸引农村观众。”刘宗涛颇有经验地介绍。

     

        农村大都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戏曲进乡村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观众不够集中。“观众再分散,我们也会尽心尽力地演。”为了尽可能地服务更多农村群众,青岛市茂腔剧团经常派出演出小分队——三两个琴师,带着几个演员,走乡入村,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等人群演出。“有时候,那些老人们看着看着,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不知道他们是被剧情感动了,还是为有戏看而高兴,但那一刻,我们有种深深的幸福感,觉得为乡亲们送戏,虽然辛苦但很值。”刘宗涛说。

     

        刘宗涛所在的青岛市茂腔剧团每送一场戏进乡村,政府财政补贴3000元。政府的补贴只看演出场次,而不管每场观众的人数。“几千个观众算一场,十个八个观众也算一场。送戏这事儿真不能应付,既不能糊弄政府,更不能糊弄群众。”在刘宗涛看来,戏曲进乡村不仅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考验戏曲人艺德的良心活。

     

    “不仅送戏也‘种戏’”

     

        刘宗涛记得几十年前在乡村演习时,观众听着听着,基本都能跟着唱上两句,“可现在的观众不仅张不开口了,能听下去的也越来越少了”,因为“戏曲的传承在农村断裂了”。

     

        浙江嵊州云龙越剧团团长胡云萍十分赞同刘宗涛的观点。在她看来,戏曲进乡村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演几场戏,更是要重新培养乡村观众,让他们重新了解戏曲、认识戏曲、喜欢戏曲。因此,戏曲进乡村,不仅要送戏,还要“种戏”。为了“种戏”,每次演出前,嵊州云龙越剧团的演员都会给观众介绍一下剧目的内容、作者、创作背景等,一点一滴地为乡村群众补上丢掉的戏曲知识。

     

        要让戏曲在农村扎下根,最好的办法是让群众“自娱自乐”。枣庄市峄城区的经验是,通过搭台子、指路子、给梯子等方式,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引导他们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比如,该区对表现优异的庄户剧团给予更新配备演出器材设备等扶持,邀请专业老师对全区各庄户剧团骨干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如今在峄城,农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已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全区已成立庄户剧团68家,吸纳民间艺人近2000人。全区庄户剧团每年参与各类演出300余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庄户剧团自编、自导、自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戏曲节(剧)目,激发了广大乡村群众对传统戏曲的兴趣,让乡村群众成为戏曲进乡村的参与者、创造者,享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没有剧场有个戏台也行啊”

     

        不管是刘宗涛还是胡云萍,虽然都觉得戏曲进乡村意义非凡,但在送戏进乡村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无奈。

     

        “有的村子路很窄,舞台车开到了村口却进不了村,本想着把戏送到群众家门口,但最后只能把舞台放在村外;夏天农忙时,去乡村没观众,冬天农闲时有观众了,可有时候天气太冷,大家又不愿意出来,结果演员比观众还多;还有一些时候,演着演着突然下雨、停电……”在刘宗涛看来,戏曲进乡村不是文艺院团一家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切实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在一些乡镇上修建剧场等固定的演出场所,这样不仅可以让基层院团长期驻场演出,也可以让乡村群众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演出效果。没有条件修建剧场的地方,可以在村子里修建个戏台。

     

        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老是老观众,也是戏曲进乡村面临的问题。“目前乡村戏曲观众仍以老年人为主,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有必要对戏曲剧目进行现代化创新。”胡云萍说,“但现在承担戏曲进乡村工作的主要是县级院团和民营剧团,这些基层院团基本没有任何创作力量,有的院团甚至生存都困难,所以很难创作出吸引乡村年轻观众的戏曲作品。”

     

        胡云萍认为,地市级院团和省级院团有必要加入到“戏曲进乡村”工作中来,这些院团不一定要亲自到乡村为群众演戏,但可以凭借自己的创作力量为乡村群众写戏、排戏。只有为“戏曲进乡村”提供创作支持,戏曲进乡村才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