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

    ——第二届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观点精粹

    作者:本报记者 赵凡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3日 11版)

        【会议传真】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围绕“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智库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功能建言献策。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问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认为,应从总体规划层面注重延续北京的传统文脉,以旧城为核心区,加强“两条线”建设,即传统的中轴线与长安街新轴线,以此体现长治久安的建设理念。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中心与世界接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庆利对中国文化中心的多元变迁历程和北京角色定位进行阐述。他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全方位激发和强化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流动,促进文化创新;树立全球文化流动视野中的全球城市体系观念;凝聚海内外文化共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中国的首都、世界现代化大都市与中华儿女乃至全球华人“精神故乡”三种角色有机融合。

     

        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津逵认为,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并不意味着最多的文化资源或文化存量,而是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呼唤中,拥有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

     

        具体到操作层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关系的问题。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升级的推进器与催化剂。在高新科技推动下,我国文创产业已悄然实现升级换代,中国互联网相关文化创意行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核心产业、领军产业、先导产业。从世界经济和发展看,我国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创意经济的一支重要引领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建议,加强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国家文化中心定位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规划;推动文化生产、丰富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扩大引导文化消费;营造创新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塑造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法治。

     

        对于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伟平认为,未来城市应以人为本,以城市居民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探讨未来城市的文化特质。农业社会的文化特质是田园牧歌式,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工业时代的快餐式文化占据主流,具备机械化、同质化、标准化等工业时代特征。信息社会是大众文化唱主角的时代,具有多元化、电子化、信息化等特征。因此,国家文化中心建设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 赵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